愁汝休来,且天边高寄,地下深埋。自戊申吾降,酒星正照,辛壬师授,酒诰蒙开。若下乌程,兰生桑落,行辈都将兄弟排。二豪者,便螟蛉蜾蠃,如我何哉。
酒中兴岂无媒。要月户、风亭白雪阶。况鸾腔凤调,浮丘按拍,霞浆金醴,王母添杯。洞里春浓,壶中夜永,童子休将鹤驾催。玄真侣,烦诸君为我,筑醉仙台。
【注释】
- 己丑新正:己丑年正月初一。2. 愁汝休来:不要你来,我可不希望你来。3. 且天边高寄:暂且寄托在天上。4. 地下深埋:暂且埋藏在地下。5. 自戊申:从戊申年开始。6. 酒星:酒神。7. 酒诰:酒的诏令。8. 若下乌程:如果到了乌程。9. 兰生桑落:指兰陵王生。10. 二豪者:两个豪侠。11. 螟蛉蜾蠃:螟蛉是一种蜂鸟,蜾蠃是寄生蜂。这里比喻人。12. 要月户:月宫的门。13. 风亭白雪阶:风亭是月殿的门,雪阶是月殿的台阶。14. 况鸾腔凤调:况且还有鸾鸟般的歌声,凤凰般的舞姿。15. 浮丘按拍:传说浮丘公能按拍子唱歌,这里指代音乐。16. 霞浆金醴:像仙酒一样美酒。17. 洞里春浓:洞中春意盎然。18. 壶中夜永:壶中时间延长。19. 童子休将鹤驾催:不要让仆人催促赶鹤上山。20. 玄真侣:道士的同伴或好友。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冬,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此词作于此时。
上片首句点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愁君”,即希望友人不要来到这荒僻的地方来。次句说诗人自己虽身处天涯海角,但心系故土,思念亲人。“天边”、“地下”两句,写诗人的心境,他既已远游江湖,又身居穷乡僻壤,内心自然十分悲凉,所以用“愁君”,实乃自伤之辞。三、四句言己由戊申年(西元一〇五八年)开始流放,至辛壬年(西元一〇七一年)被赦归田,其间经历颇多,而诗人却如酒神般遨游四方,饮尽天下之水;又如酒诰那样传布酒道,广为教化。五至九句写酒与诗人的关系,表明酒既是诗人的精神食粮,又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六、七句写饮酒时的情景,酒神降临,月宫中的门开启,月宫中的歌声飘荡在空中,诗人举杯邀月畅饮,陶醉其中。九、十两句写饮酒后的感受,月光皎洁,照彻大地,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欣赏着月下的美景,直到深夜才散去。十一、十二句写饮酒时的环境,月宫门前有风亭,台阶上有白雪,四周一片寂静。诗人在月宫中饮酒畅谈,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十四、十五句写饮酒时的音乐,月宫里的歌声宛转悠扬,如同鸾鸟鸣唱,凤凰起舞,令人陶醉。十六、十七、十八三句写饮酒时的情景,诗人一边饮酒一边赏月,欣赏着月宫里的景色。十九、二十两句写饮酒时的心情,诗人在月宫中饮酒畅饮,直至深夜才散去。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三句写饮酒时的情趣,诗人在月宫中饮酒畅饮,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下片前四句以问答的形式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何不请友人们一同前来?”接着回答这一问题:“既然你们已经来到这里,那我就不再担心你们会离开。”二十五至二十七三句写饮酒时的场景,诗人在月宫中与朋友们喝酒聊天。二十八句写饮酒后的意境,诗人认为朋友应该与他一同在这里饮酒畅谈,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和惬意。三十三、三十六句写饮酒时的情景,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欣赏着月宫里的美景,直至深夜才散去。四、五、六句写饮酒时的心情,诗人与朋友们一起畅饮美酒,心情愉快无比。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期的生活情趣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全词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