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高卧,三顾起隆中。割宇宙,分星宿,借江东。祝东风。
端坐舌战徂公。激公瑾,连子敬,呼翼德,挥白羽,楚江红。
乌韵惊飞,虎踞蚕丛地,炎焰重融。吞吴遗恨在,受诏永安宫。
尽悴苍穹。鉴孤忠。念行营草出师表,心匪石,气凌虹。
岁去志,年驰意,早成翁。目断咸潼。出五丈,屯千井,旗正正,鼓冬冬。
天亡汉,将星陨,卯金终。巾帼食槽司马,生魄走、死垒遗弓。
遣行人到此,千古气填胸。多少英雄。
六州歌头·吊诸葛
伏龙高卧,三顾起隆中。割宇宙,分星宿,借江东。祝东风。端坐舌战徂公。激公瑾,连子敬,呼翼德,挥白羽,楚江红。乌韵惊飞,虎踞蚕丛地,炎焰重融。吞吴遗恨在,受诏永安宫。尽悴苍穹。鉴孤忠。念行营草出师表,心匪石,气凌虹。岁去志,年驰意,早成翁。目断咸潼。出五丈,屯千井,旗正正,鼓冬冬。天亡汉,将星陨,卯金终。巾帼食槽司马,生魄走、死垒遗弓。遣行人到此,千古气填胸。多少英雄。
译文
伏龙先生高卧深藏,刘备三次拜访终于使他出山。他分割天下,划分星空,借用江东之地,希望借东风之力成就霸业。端坐于帐内激烈辩论,激荡公瑾之心,联合子敬之智,呼唤翼德之勇,挥动白羽之剑,驰骋于楚江之上。乌羽惊飞,虎踞蚕丛之地,火焰重新燃起。吞并东吴的遗恨仍在,接受永安宫的命令。我憔悴苍天,心怀忠诚。怀念当年诸葛亮出师前的决心,内心坚如金石,气势直冲云霄。岁月逝去,志向未减,年华匆匆,我已老去。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江山美景。那些英勇的战士啊,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六州歌头》的一部分,整体展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辉煌一生及其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诗中通过对诸葛亮生前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深深的敬意和缅怀。
诗中的“伏龙高卧”和“三顾起隆中”,描绘了诸葛亮被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故事,突出了其非凡的才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割宇宙,分星宿,借江东”则体现了他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以及对江东地区的利用。
诗中多处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乌羽惊飞”、“虎踞蚕丛”,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充满了动感和力量。同时,“气凌虹”、“心匪石”等句子更是凸显了诸葛亮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天亡汉,将星陨,卯金终”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兴衰更替的深刻感慨。这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那个时代英雄辈出的总结与反思。
此诗不仅是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赞美,也是对三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情回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