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红叶树,阅尽兴亡、一似朝还暮。多事夕阳芳草渡,潮落潮生,还送人来去。
阮公途,杨子路,九折羊肠,曾把车轮误。记得寒芜嘶马处,翠管银筝,夜夜歌楼曙。
白云山,红叶树,阅尽兴亡、一似朝还暮。多事夕阳芳草渡,潮落潮生,还送人来去。
注释:白云山,指的是位于今天的山西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云门山。红叶树,是指秋天时树叶变红的树木。“阅尽兴亡”指经历了无数的兴衰变迁。“一似朝还暮”,表示像早晨和傍晚一样循环往复。“多事夕阳芳草渡”,夕阳下的芳草渡口,常有很多事情发生。“潮落潮生”,形容潮水涨落不定,也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还送人来去”,意思是说潮水不停地来回涌动,好像在送别或迎接来往的人。
阮公途,杨子路,九折羊肠,曾把车轮误。
注释:阮公和杨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九折羊肠”,形容道路曲折蜿蜒,像是羊肠一般。“曾把车轮误”,意思是说他们曾经因为这条路弯弯曲曲,差点儿把车翻了。
记得寒芜嘶马处,翠管银筝,夜夜歌楼曙。
注释:记得寒芜嘶马处,指的是过去在寒冷的草地上骑马时的情景。“翠管银筝”,形容女子弹奏的琵琶声音清脆悦耳。“夜夜歌楼曙”,意思是说她们每天晚上都到歌楼上唱歌,黎明时分才回到住处。
赏析: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咏史之作。它描绘了白云山和红叶树之间的兴衰变迁,以及夕阳下渡口的繁忙景象。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