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杜鹃声,不堪听,别泪暗倾,良宵空月明。
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长亭,几千程。
归计未成,愁随江水生。

《梅花引》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在寒冷而萧瑟的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和心境变化。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的具体内容:

  1. 诗词原文
    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
    杜鹃声,不堪听,别泪暗倾,良宵空月明。
    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
    短长亭,几千程。
    归计未成,愁随江水生。

  2. 诗句释义

  • “晚云凝”: 指天空中的云彩在夕阳下凝聚,呈现出一种沉重而宁静的景象。
  • “晚烟横”: 描述傍晚时分,天空中升起的烟雾缓缓飘散,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烟树平”: 烟雾弥漫,与树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模糊不清的画面。
  • “杜鹃声”: 杜鹃鸟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凄凉,让人感到悲伤。
  • “别泪暗倾”: 诗人因离别之情而暗自落泪,泪水悄然滑落。
  • “良宵空月明”: 虽然夜深人静,但月光仍然明亮,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 “冰蚕丝断”: 比喻爱情或友情的纽带断裂,如同断了线的冰蚕丝一样无法挽回。
  • “琅玕折”: 用来形容竹子折断的声音,象征着美好事物无法持久。
  • “湘妃竹死青冥裂”: 引用了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她们死于苍梧之野,化为湘江之滨的斑竹,其枝干被风雨所蚀,变得疏朗有节。这里用来象征生命的脆弱或情感的消逝。
  • “短长亭”: 古时传递文书的驿站,用以形容旅途遥远,时间漫长。
  • “几千程”: 表达了旅程的艰辛和距离的遥远。
  • “归计未成”: 未能如愿以偿地返回家乡,心情沮丧。
  • “愁随江水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的愁绪也愈发浓厚,如同江水般连绵不绝。
  1. 译文
    晚云凝聚,晚烟横斜,茫茫的草地和树木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杜鹃的叫声让我难以承受,我的眼泪默默落下,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寂静的夜晚。冰蚕的丝线断裂,美丽的玉石被折断,湘妃的竹子在青冥之地断裂。漫长的路途,我行走了几千里。我的计划还没有成功,我的愁苦之情伴随着江水流淌。

  2. 赏析:《梅花引》通过描绘深冬时节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意象,如“晚云”、“晚烟”、“烟草”、“杜鹃”、“月光”,以及“冰蚕丝”、“湘妃竹”等,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世界。尤其是结尾的“归计未成,愁随江水生”一句,化用前人诗句,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整首词的情绪达到高潮。词人以“有梅花,似我愁”收尾,传达了梅花虽美却无法缓解心头愁绪的情感深度。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宋末词人蒋捷乘船阻雪于荆溪时的惆怅情怀,展现了他乘船受阻时的哀愁情绪,以及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