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诗句:
1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1.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
  2. 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3.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4.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5.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6.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7.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8.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译文:

  1. 做坏事时害怕被人知道,但其中依然有善良之路可走。
  2. 上天的奥秘难以预测,有时压制有时伸张,都是迷惑英雄、颠倒豪杰的行为。
  3. 君子只需顺其自然、保持警惕和平等待事,上天也就无法利用他的手段了。
  4. 幸福不能强求,培养欢喜之神作为招来幸福的根基;灾祸不可以躲避,去掉杀戮之心作为远离祸事的方法。
  5. 九句话中有九成是正确的,并不一定觉得神奇;一句话说错了,就会有很多指责和埋怨。
  6. 天下间的气息温暖就生长,寒冷就凋零,所以本性清凉的人,享受的福分也少,只有那些气质温和、心地善良的人,才能享有深厚的福报和广阔的庇护。
  7. 天道的路径非常宽广,只要稍微走进去一点,就会发现自己内心广阔明朗;人欲的道路狭窄无比,一旦陷入其中就无法自拔。
  8. 一种苦难与快乐相互考验磨练,经过极度磨练后成为福分的人,他的福份才会长久;一个疑惑与信念相互检验考察,经过极度检验考察后达到真理的人,他的智慧才会真正成熟。
  9. 土地脏了就有很多生物,水源干净却很少有鱼,所以君子应该具备包容一切、接纳污垢的能力,而不能只追求洁净独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态度。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指出了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例如,“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强调即使在做坏事时也要有所顾忌,因为其中仍存在可以改正的机会;而“一苦一乐相磨练”,则是告诫人们要经历挫折和磨难才能成长和成功。此外,诗中的“天理”和“人欲”的概念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德和欲望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此诗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