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种芭蕉,遮却行人眼。
芭蕉能有几多高,不碍南山面。
还种几梧桐,高出墙之半。
不碍南山半点儿,成个深深院。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诗句。首先理解词的内容,再分析诗人的写作手法,最后进行赏析。
墙角种芭蕉,遮却行人眼。
芭蕉能有几多高,不碍南山面。
还种几梧桐,高出墙之半。
不碍南山半点儿,成个深深院。
“卜算子”是词牌名,这里指此词为咏物词,以芭蕉和梧桐为对象,借物喻人,托言寓意;“墙角”点明地点,写景状物,渲染氛围;“遮却行人眼”点出芭蕉的外形特征;“芭蕉能有几多高,不碍南山面”,写芭蕉生长的高度,不妨碍南山,说明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答案】
译文:
在墙根下栽种芭蕉,它那茂密的叶片遮挡了行人的视线,使人不能看见路旁的景物。芭蕉生长得并不太高,只及到山南边。还在墙角栽了几棵梧桐树,它们生长得比墙根还要高些,枝叶茂盛遮住了半个院落。梧桐树虽然长得很高,但它不会阻碍南山的景色,反而成了深深的院落的美景。赏析:
全词通过对芭蕉、梧桐两种植物的生长特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与这些景物相依为伴的愉快心情。
上片起首二句,描写墙角下种的芭蕉,用一“遮却”字,形象地写出了芭蕉的外形特征。三、四句写芭蕉虽矮,但能挡住行人的视线,不碍南山,表现出作者对这株芭蕉的喜爱之情。
过片承上启下,“还种几梧桐”,表明作者又添置了几株梧桐树。五、六句写这些梧桐树生长得比墙根还要高些,枝叶茂盛,遮住了半个院落,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喜爱梧桐的情感。最后两句,以“不碍南山半点儿”作结,既表现了梧桐树高的特点,也暗示了作者所处环境地势较高,与梧桐相映衬,更显得庭院幽深。全词语言朴实,情感真切,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