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看花花好处,重来落尽残英。
一尊聊与听波声。
半江秋雨歇,十里晚霞明。
事在心徒记省,浑如好梦初惊。
鹁鸪犹说旧阴晴。
酒清人去后,山寂夜无更。
【注释】
次陈简斋韵:应和陈与义的《临江仙》词。
正是看花花好处:正好是赏花的好时节,这里指春天。
重来落尽残英:又来到落花满地的时候。
一尊聊与听波声:姑且喝上一杯,听听江水波涛的声音。
半江秋雨歇:一半江面秋雨已停。
晚霞明:夕阳的晚霞分外明亮。
事在心徒记省:心中所想的事情只是徒然地记起而已。
浑如好梦初惊:就像一场好梦刚刚醒来那样迷惘。
鹁鸪犹说旧阴晴:鹧鸪鸟还说着过去那阴暗、晴朗的日子。
酒清人去后,山寂夜无更:酒气清冷,人已离去;寂静的夜晚里,更没有更深人静的时刻。
【译文】
正好是观赏花朵的好时候,又一次来到落花满地的时候。
姑且喝上一杯,听听江水波涛的声音。
一半江面秋雨已停,夕阳的晚霞分外明亮。
心中所想的事情只是徒然地记起而已,就像一场好梦刚刚醒来那样迷惘。
鹧鸪鸟还说着过去那阴暗、晴朗的日子,酒气清冷,人已离去;寂静的夜晚里,更没有更深人静的时刻。
赏析:
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春,为应和陈与义的《临江仙》而作。陈与义的《临江仙·忆汉浦同游》中云:“记得少年时,飞絮轻狂,浮云多态。”这首词即是对陈词“飞絮轻狂”的回应。
首句“正是看花花好处”,以“花好处”三字开篇,点出了题旨所在。“正是”二字,表明此时正值花季,是赏花的最好时机。然而,词人却反其意而用之,认为此刻正是“看花”之时,却也是“花落红消”之时,这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词人在此并非单纯写景抒情,而是寓情于景之中,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重来落尽残英”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的“正是看花好处”,也引出下片的“一尊聊与听波声”和“酒清人去后”。
过片两句,承首句而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词人说:“姑且喝上一杯,听听江水波涛的声音”,这是词人在“花落红消”之后的一种自我慰藉。面对花落红消,词人感到惆怅,然而,他并未沉溺于此,反而借酒浇愁,试图以此排解心中的苦闷。然而,“半江秋雨歇,十里晚霞明。”这几句,却让人感到一丝悲凉。秋雨过后,江水涨满,仿佛要将大地淹没;而晚霞满天,则给人一种希望与美好。这种对比,更显得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事在心徒记省,浑如好梦初惊。”这三句,是对全词主题的进一步概括。词人感叹自己心事重重,却总是在梦中惊醒,如同一场好梦刚刚结束。这既是对个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词人说:“鹁鸪犹说旧阴晴,酒清人去后,山寂夜无更。”鹧鸪鸟尚且还在谈论过去那阴暗、晴朗的日子,而词人也已离开,只剩下空荡荡的山野。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此时的孤独与寂寞,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留恋与回忆。这种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词以景抒怀,以花喻人,通过对花开花落、饮酒赏景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词人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