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壬戌,记老苏秋兴,江山风物。
拉取高朋三两辈,良夜遨游赤壁。
白露横江,水波不动,万顷茫如雪。
扣舷歌响,美人应伴豪杰。
想到鸟鹊南飞,顺流洒酒,槊底诗怀发。
可惜英雄今在否,都向暮烟沉灭。
愿作渔樵,伴他鱼鹿,不管霜生发。
披衣醒起,东方白似明月。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此诗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借赤壁之战,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功业成毁、生死穷通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功业功名的渴望和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悲凉。
词的上片“是年壬戌,记老苏秋兴,江山风物”,写词人重游赤壁时所见到的情景。壬戌为公元1082年。词中“老苏”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秋兴”即秋天的感慨。“江山风物”指自然景物。这里用典,意谓:这一年,我在老苏那里听到了他的秋兴之作,他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江山。“拉取高朋三两辈,良夜遨游赤壁。”写苏轼邀集朋友在赤壁下畅饮。高朋指好友,三两辈指三五个知己好友。良夜是指美好的夜晚。遨游赤壁是指泛舟于赤壁之下,欣赏着美丽的夜景,饮酒作乐。其中“拉取”一词,表现了苏轼豪爽的性格特点。“白露横江,水波不动,万顷茫如雪。”写词人乘船观赏月色,看到江水平静,如同铺满白雪的银毯。其中,江水平静的描写,表现了月光皎洁的景色。“扣舷歌响,美人应伴豪杰。”写词人在船上唱歌,歌声悠扬婉转,似乎有美人相伴。这两句写出了苏轼旷达的个性。“想到鸟鹊南飞,顺流洒酒,槊底诗怀发。”这句的意思是说:想到鸟儿向南飞翔,顺着流水洒下美酒,心中涌出壮志凌云的豪情。这里的“槊”指笔杆。这一句写出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可惜英雄今在否?都向暮烟沉灭。”写词人发出感叹:如今的英雄人物是否都在暮烟中消失殆尽了呢?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惋惜之情。“愿作渔樵,伴他鱼鹿,不管霜生发。”意思是说:我愿做渔翁打鱼,樵夫伐木,陪着鱼儿、鹿儿一起生活,也不管霜冻将我的白发染成白色。这两句表现出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词借赤壁之战,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功业成毁、生死穷通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功业功名的渴望和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悲凉。
【答案】
【参考译文】
在老苏那里听到他的秋兴之作,他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江山。拉取高朋三两辈,良夜在赤壁下畅饮,白露横江,水波荡漾,万顷水面如同积雪。扣舷歌唱,好像美人陪伴豪杰。想到鸟儿向南飞翔,顺着流水洒下美酒,心中涌动着豪迈情怀。可惜英雄人物是否都已消逝在黄昏的烟雾中。但愿能像渔翁、樵夫那样,与鱼儿、鹿群相随而居,任凭寒霜摧残头发。披衣起身,东方天已大亮,如同明月一样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