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熇厌修晷,延缘迟清宵。
落景不敛暑,馀火夕自骄。
陈床弗能寐,起坐荫繁条。
珍簟无凉思,瑶纨有温飙。
安得凌风翮,万里随飘摇。
银蟾丽皎皎,云幕卷寥寥。
仰睇河汉流,无能挽天瓢。
似闻陇亩欢,夏暵敷良苗。
既洽三农利,奚辞一身焦。
所念肌骨柔,不任寒暑消。
功业未有会,已复朱颜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下面我将逐句解释并翻译全诗:
烦熇厌修晷,延缘迟清宵。
译文:烦闷厌倦着时间,拖延了夜晚的清闲。
注释:熇(xī)是烦躁的意思,晷(guǐ)是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延缘迟清宵意指拖延夜晚的时间,不想早早休息。
赏析: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炎热天气的不满和对夜晚清静时光的珍惜。落景不敛暑,馀火夕自骄。
译文:夕阳落下,暑气未散,余下的火光在傍晚显得格外骄傲。
注释:落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暑气未散形容夏末的余热仍在。馀火夕自骄形容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大地带来了温暖,而天空中的余烬似乎也在炫耀其存在。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余烬和晚霞,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戏剧性的夏夜氛围。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夏夜美景的欣赏。陈床弗能寐,起坐荫繁条。
译文:躺在床上睡不着,起身坐在树荫里。
注释:陈床即卧床,弗能寐指睡不着觉。起坐荫繁条表示诗人起身来到树下乘凉。
赏析:此句展现了诗人因夏夜的炎热而难以入睡,只得起床到树荫中寻找凉爽。这反映了夏季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以及人们对抗这种环境的决心。珍簟无凉思,瑶纨有温飙。
译文:珍贵的竹席没有带来清凉的感觉,精美的丝织品却带来了暖风。
注释:珍簟即珍贵的竹席,瑶纨即精美的丝绸制品。无凉思指缺乏清凉的感觉,有温飙指带有暖风。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与自然清凉之间的矛盾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夏日炎炎之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舒适而非清凉的生活方式。安得凌风翮,万里随飘摇。
译文:如何能拥有像风一样自由的翅膀,跨越万里随云飘扬。
注释:凌风翮指具有飞翔能力的翅膀,随风而动,随云而飘荡,万里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赏析:此句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飞翔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达到,只能借助想象来表达对自由翱翔的向往。银蟾丽皎皎,云幕卷寥寥。
译文:明亮的月亮如银色的圆盘一般明亮,云层低垂遮住了夜空。
注释:银蟾即明亮的月亮,皎皎即明亮的样子。云幕卷寥寥指云层低垂覆盖住了星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夏夜月明如洗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神秘的夜晚氛围。仰睇河汉流,无能挽天瓢。
译文:仰望天河流淌,无能为力地试图用瓢去舀取天上的水。
注释:河汉为银河,仰睇指仰望,流指流动。无能挽天瓢意指无法触及或改变天河的自然流动。
赏析: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浩渺和人类渺小的无奈感。同时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感慨。似闻陇亩欢,夏暵敷良苗。
译文:仿佛听到了田野里欢乐的声音,夏天的阳光照耀着茁壮的庄稼。
注释:陇亩即田地,欢指欢笑声。夏暵敷良苗意指夏天阳光普照,庄稼茂盛生长。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事活动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赏。同时反映了诗人希望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既洽三农利,奚辞一身焦。
译文:已经让农民们享受到了丰收的好处,为何还要抱怨自己遭受炎热之苦。
注释:洽指满足或丰收,奚辞指何须说辞,一身焦意指身体因炎热而感到不适。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因季节变迁而感受到的不适。所念肌骨柔,不任寒暑消。
译文:思念着自己的肌肤骨骼柔软,却不能忍受寒冷和热气交替的日子。
注释:所念意指思念自己的感受,肌骨柔指肌肤骨骼柔弱。不任意指无法忍受寒冷与炎热的交替。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体质变化的担忧以及对气候变化无常的思考。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健康状态的关心和关注。功业未有会,已复朱颜凋。
译文:我的事业尚未成功,就已经失去了青春年华。
注释:功业意指事业或成就。未有会指尚未有所成或未得到预期的结果。已复朱颜凋指青春逝去,面容不再红润如初。
赏析:此句揭示了诗人对个人成就和岁月流逝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时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