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最宜秋。
湖上高楼。
晚来风动荻花洲。
二十年前曾载酒。
竟日淹留。
狂醉发清讴。
惊起沙鸥。
而今豪举事都休。
独喜当时歌啸侣,依旧同游。

【注释】:

浪淘沙·同客寻旧游感赋:这是一首怀人词,写自己对过去朋友的思念之情。

何处最宜秋:什么地方最适合秋天?

湖上高楼:湖上的高楼。

晚来风动荻花洲:傍晚时微风吹动芦荻洲。

二十年前曾载酒:二十年前曾经载酒畅饮。

竟日淹留:整天逗留。

狂醉发清讴:喝得大醉后唱歌。

惊起沙鸥:惊动了沙洲上的沙鸥。

今豪举事都休:如今豪放的事情都停止了。

独喜当时歌啸侣,依旧同游:只庆幸过去一起歌唱、啸叫的朋友,现在还在一起游玩。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杭州作客期间重访西湖,怀念杭州友人而写的。全词追忆了二十年前与朋友们同饮高歌、畅游西湖的情景,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何处最宜秋,湖上高楼”。词人以“秋”字开篇,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西湖之美,在于其四季之景各有千秋。尤其是秋天的西湖,那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烟雨迷蒙、水波荡漾,都显得分外妖娆。词人在此处感叹:“何处最宜秋?”这既是赞叹西湖之美,也是表达自己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词人转而写自己在湖上高楼之上饮酒赏月的情景。“晚来风动荻花洲”,是说夕阳西下时分,一阵微风吹过湖面的荻花洲,使得洲上的芦苇随风摇曳,犹如一片片绿色的波浪。这里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

“二十年前曾载酒”,回忆起二十年前的一段美好时光。那时的作者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常常与朋友们一起在西湖边畅饮高歌。他们或乘船游湖,或泛舟湖上,或登楼远眺,或吟诗作词,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些回忆让人不禁感慨万分,也更加深了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

“竟日淹留,狂醉发清讴”,是说整日沉醉于酒中,无法自拔。这里的“竟日”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而“淹留”则表示滞留在这里不愿离去。这种沉迷于酒精之中的状态,使得词人无法自控地唱起了歌声。而“狂醉发清讴”则是形容他唱歌的声音高昂激越,如同清泉一般流淌。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才华,也展示了他与朋友们之间的默契与和谐。

“惊起沙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词人发现沙洲上的沙鸥被自己的歌声所惊扰,纷纷飞起来躲避。这一细节描写,既增加了词的层次感和画面感,也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生动性。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之间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最后一句“而今豪举事都休”,则是词人对过去豪迈行为的一种反思。过去的他总是意气风发、勇往直前,但如今却因为年华逝去而不得不放弃那些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这种转变让人深感无奈和悲哀。

词人并没有陷入深深的忧伤之中。相反,他在结尾处表达了一种庆幸之情:“独喜当时歌啸侣,依旧同游。”他庆幸自己能够与过去的朋友们再次相聚,共度欢乐时光。这种庆幸之情不仅体现了词人的乐观心态,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描绘西湖之美、畅饮高歌之乐和沙鸥惊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反思,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成长变化。这首词既有优美的意境,又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