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岑岑地,野水尽平田。
叩门是我,汾又捉臂欲潜然。
我有清泉苦茗,佐以旧菘新韭,不用杖头钱。
世路难如此,对酒且催干。
须眉在,镫影下,未须怜。
■冠野服,不恨霜雪上华颠。
君向中原千里,遗下一丘一壑,风月要人看。
传语诸同志。
无梦到长安。
【注释】岑岑:细密的样子。郭汾:《宋史·文苑传》作郭祥正。《宋史》本传称其“博学工文词,善骑射,尤工诗”,“尝为《水调歌头》以赠之”。蜀人:即郭祥正,字祥夫,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壬午:指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清泉苦茗:唐白居易《问刘十九》有“绿蚁新醅酒”句,此借指茶。旧菘(sōng)新韭:菘是萝卜的别名,这里指新鲜的韭菜。杖头钱:指行路中携带的银两。催干:快些喝完。在:存在。镫影:指马灯。野服:指便服。霜雪上华颠:指头上白发。风月:这里指自然景色。诸同志:指与诗人志同道合的朋友。长安:指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作者当时任枢密院编修官、都督府参赞军务。
【译文】
细雨蒙蒙下,田野上的流水把平田都填满了。你叩我门时是我,又捉我的手想潜然。我有清泉苦茗,配着旧的萝卜韭菜,不用拿着钱来买。世间之路艰难如此,我们举杯对饮,快把这杯干了。我的胡须眉毛尚在,只是马灯下的影儿罢了,不必可怜。你头戴冠帽身披蓑衣,不恨头上有白发。你到中原去了,留下这一座山丘一片风景,让风月来让人欣赏。传给你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不要梦见回到繁华的长安。
【赏析】
《水调歌头》,相传为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但今存词中无苏轼词。北宋末年,词坛盛行豪放派,苏轼也写了不少气势磅礴、风格豪迈的豪放词,如《江城子》等。这首《水调歌头》便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雄浑苍茫的意境,抒写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词从题意看应为送别的词。
上阕开头两句,先点出送别的时间与地点,然后直接切入主题:“叩门是我”,说明送别的对象是自己的朋友。“汾又捉臂欲潜然”,表明朋友之间感情深厚,依依不舍。“我有清泉苦茗”四句,用典故表达友情之深。清泉苦茗象征清高自好的品质,旧菘新韭代表朋友的朴实作风;杖头钱象征朋友的贫寒,无须多言。这些内容,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显示了诗人自己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世路难如此,对酒且催干”,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道路的种种艰辛,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心情。最后两句,写友人的风采:“须眉在,镫影下,未须怜。”形象地描绘出友人英武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已老去,但依然壮志凌云。
下阕开始两句,承上阕而来,继续描绘朋友的风采。“■冠野服”,意思是戴着帽子披着衣服,表示朋友的随和、潇洒,“不恨霜雪上华颠”则进一步强调朋友洒脱的性格。“君向中原千里”一句,表明朋友远赴中原,要在那里建功立业。而“遗下一丘一壑”则是说朋友虽然远赴他乡,但是留下的足迹却是一方沃土。“风月要人看”,意味着那里的风景美丽动人,引人入胜。这几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友人的外貌和气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