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暮雨,幽响滴空阶。
细细犹疑随叶下,丝丝时趁泻珠来。
清泪湿乾苔。
芭蕉畔,零落旧萧斋。
香断漏残添寂寞,窗寒影弄助离怀。
门掩独徘徊。
忆江南 其四 冬景八阕冬天的傍晚,细雨飘洒,滴在空荡荡的台阶上。
雨点细细的落下,似乎随着落叶一同飘落,像丝丝的珠串。
清泪沾湿了苔藓。
芭蕉树旁边,零落的萧瑟凄凉。
香中断了,漏声残了,增添了无尽的寂寞,窗前的寒冷影子,衬托出我的离愁别绪。
我独自徘徊不去。
冬暮雨,幽响滴空阶。
细细犹疑随叶下,丝丝时趁泻珠来。
清泪湿乾苔。
芭蕉畔,零落旧萧斋。
香断漏残添寂寞,窗寒影弄助离怀。
门掩独徘徊。
忆江南 其四 冬景八阕冬天的傍晚,细雨飘洒,滴在空荡荡的台阶上。
雨点细细的落下,似乎随着落叶一同飘落,像丝丝的珠串。
清泪沾湿了苔藓。
芭蕉树旁边,零落的萧瑟凄凉。
香中断了,漏声残了,增添了无尽的寂寞,窗前的寒冷影子,衬托出我的离愁别绪。
我独自徘徊不去。
【注释】 1. 感秋:感伤秋天的来临。 2. 月向中天迥,人惊秋暮悲:月亮高悬于天际,令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哀愁,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感叹秋天的到来。 3. 玄霜初落后:玄霜,即寒露,是秋天的第一种霜,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凋零。 4. 客梦未归时:客人在外地,夜晚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但醒来时却发现仍然身处异乡,无法归去。 5. 缥缈三秋雁,萧条两鬓丝:秋天的天空中,大雁南飞
《秋思》 鹊镜容消只自知,碧云黄叶动离思。 闲愁紫袖衫前色,旧恨青春树上丝。 《子夜》有情新乐府,伤秋多病送归辞。 江头八月西风起,寥廓天高鸟度迟。 注释: 1. 鹊镜容消只自知:形容女子容颜易逝,只能自己知道。 2. 碧云黄叶动离思:碧云和黄叶随风摇曳,触动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 闲愁紫袖衫前色:指穿着紫色衣袖的女子在衣前显得有些忧愁。 4. 旧恨青春树上丝
注释: 1. 秋夜:秋天的夜晚。 2. 悲秋:悲叹秋天的到来,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伤。 3. 断肠初:形容极度伤感,伤心欲绝。 4. 风景依依:形容景色美丽,令人陶醉。 5. 云影疏:云影稀疏,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6. 玉漏自残:比喻时间的流逝,仿佛玉石被打碎。 7. 灯自落:灯光自己落下,暗示时间的无情。 8. 小窗斜月:窗户很小,斜着的月亮。 9. 半庭虚:庭院的一半空无一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句意进行赏析。“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凉爽的夜里空气格外清新,晴天的蟋蟀在草丛中发出凄切的叫声。“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树林中一片叶子飘落了,我独自醒来,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与惆怅;深夜里,我做了短暂的梦,醒来时,突然感到一种空虚和寂寞
【注释】 壬申:农历正月初七。除夜:旧时农历岁末的除夕之夜。悼:哀伤。二女:指作者的两个女儿。恶风:指狂风。摧断:吹断。鬓(bīn):发际边的头发。寂寞:孤寂,冷落。岁穷天:岁月将尽之时。新鬼:新死的鬼。伤心送旧年:在旧年的最后时刻,感到伤心和痛苦。室连双帐:房中连着两顶帐篷,形容居所简陋。一诗篇:一首诗。腊酒浇难醒:腊月里喝的酒难以使人清醒。寒花泪纸钱:用寒花做的纸钱,泪水滴在上面。 【赏析】
茉莉花 如许闲宵似广寒,翠丛倒影浸冰团。 梅花宜冷君宜热,一样香魂两样看。 注释: - 茉莉花(jì niǔ huā):指茉莉,一种花卉。 - 如许闲宵(yǐ hú xián qiáo): 这样悠闲的夜晚。 - 似广寒:如同月亮一样寒冷清幽。 - 翠丛倒影(cuì cóng dào yǐng): 绿色的叶子倒映在水中形成影子。 - 浸冰团( jìn bīng tuán): 仿佛是冰块凝固成的水。
【注释】 忆昔十三馀:想起从前十三岁的时候。 倚床初学绣:靠在床沿开始学习刺绣。 不解春恼人:不理解春天为什么使人烦恼。 惟谱花含蔻:只有描绘花朵的娇美,才显得有生气。 弄琼箫:吹奏玉制的箫。 柳絮吹粘袖:柳絮随风飘飞,把衣袖都吹湿了。 挈伴试秋千:拉着同伴一起荡秋千。 芳草花阴逗:在芳草地上和煦的阳光下玩耍。 画蛾眉:描画眉毛。 脉脉空长昼:默默无语,度过漫长的白天。 流光几度新:时光匆匆
【注释】 点:点缀 催花雨:春雨 画楼:指小楼(即疏香阁) 推帘望远墅:推开窗帘眺望远方别墅 烂锦:形容景色如锦绣般灿烂 碧桃:桃花的一种。 凝云缀不流:使云彩附着在树上,使其不动 庭草色:庭院里的草色 挹:舀取 飞琼:仙女名。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名 十五:芳龄十五 吹笙:吹着笙 未解愁:不懂得忧愁。 次第芳菲节:按照季节顺序,春天到来 清吟:清幽的吟唱。 【赏析】
【赏析】 《仲春寄表妹张倩倩》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于开元九年(721)春天,当时王维正在长安任右拾遗,而他的表妹张倩倩则在洛阳,两人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这首诗就是王维写给表妹的一首怀思闺情之佳作。 首句“湖外青山别路长”,写景起笔。“湖外”指远离京城的外地。“青山”点题,也暗含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第二句“沉吟旧事总堪伤。”点出主题。“沉吟”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复杂心情。一方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结、流、钩。 【答案】 人日 剪彩肠逾结,伤心景自流。 春风才七日,泉路自千秋。 凄断雁非字,悲看月又钩。 极目总堪愁
诗句释义及赏析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秋气夜方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秋天的深切怀念。"忆"字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深深留恋之情。"秋气夜方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和清爽,秋日的凉意给人们带来清新的感觉。 译文: 我常常在怀念江南的秋天,每当这个时候,夜晚的天气格外地清新凉爽。 注释: - 江南: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特指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 - 秋气:秋天的气息
【注释】 江南:指江南地区,泛指南方。 其四:这是第四首《忆江南》。 “地暖”三句:意思是说江南气候温暖,梅花开早,香气馥郁;长夜难禁,天一亮就起床梳妆打扮。一枝如玉:形容梅花的洁白晶莹。 鬓云:指鬓发,鬓发下垂像云朵一样。 呵手试试妆:意思是说在镜子前照一照,试一试梳妆的样子。 【赏析】 此词写春闺之怨,抒发闺中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的哀愁。开头两句“江南忆,地暖早梅香”,以“江南”领起
注释: 江南地区,我常常怀念着你,我们一起采莲的日子。 水面清澈得像玻璃,人儿像美玉般可爱,趁着傍晚的凉风,她们薄施粉黛。 兰香桨慢日迟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采莲女子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采莲女子的美丽和优雅,表达了对她们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全诗以“忆江南”为题,紧扣江南采莲的主题,通过对采莲姑娘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风情。开头两句直接点明“江南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花光满,深屋隔帘重。 - 注释:“花光”指的是室内的花饰或花朵的光辉映照;“深屋隔帘重”描绘了房间的幽静和厚重的窗帘。 - 译文:房间里满是鲜花的光辉,深屋中隔着厚重的窗帘。 2. 怪底游蜂能解事,碎雕窗纸透玲珑。 - 注释:“怪底”表示疑惑不解,“解事”指理解事情;“碎雕窗纸透玲珑”形容窗户上雕刻花纹精细,透出光亮如同宝石般晶莹剔透。 - 译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忆江南 江南忆,花草旧吴宫。 晨摇珠帘招蛱蝶,暮翻金箔斗芙蓉。 密意一相通。 译文: 江南的回忆,花草依旧在旧日的吴宫。 早晨摇动珠帘吸引蝴蝶,黄昏时掀起金箔与荷花争艳。 它们之间有深深的默契和情意相通。 注释: 1. 江南:这里指代江南的美景或江南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对江南的一种情感怀念。 2. 忆:思念,回忆。 3. 花草:这里指代江南的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等植物
【解析】 题干为“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与思想情感,并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答案】 忆江南 江南忆,邓尉访梅花。 香雪半埋高士墓,绛雪低护美人家。 隔岸有桑麻。 译文:我怀念江南。到邓尉山去寻访梅花
江南忆,最好是南湖。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怀念江南的时候,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南湖。"江南"是对中国南方地区的总称,这里特指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地区。诗人在这里用"最好的"来表达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最好是南湖"是对南湖这个地方的赞美,也是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深深的眷恋之情。 寒月拍开千片雪,微风摇动一丛菰。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在寒冷的月光下,湖水被拍打开来,形成了一片片的雪花
诗句释义 1. 江南忆,花满酒家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深切思念。江南地区以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著称,这里的花朵盛开,美不胜收,而酒楼则成为了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 2. 骀荡春风撩旧绪:这里的“骀荡”指的是春风的温柔和和煦,它吹拂着人们的心情,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同时,春风也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撩动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3. 零星秋雨滴新愁:秋季的雨水往往带来凄凉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前两句。全诗如下: 江南忆, 池上芰荷风。 翠盖低藏鸂鶒路, 小桥曲度芷蘅丛。 译文: 江南的回忆,池塘上的莲叶随风摇曳。 翠绿色的荷叶低垂,隐藏在水鸟的小路上, 小桥弯弯绕过芷草和香花丛。 注释: - 江南:指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 池上:指的是池塘边上。 - 芰荷:荷花的嫩叶和花蕾。 - 翠盖:形容荷叶色彩鲜绿
【注释】 江南:指今江苏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携榼上琴台:携带酒器登临琴台。榼是酒器。琴台,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自沉的地方,位于今湖北省秭归县东。 天随眼去:远山仿佛随着目光移动而移动。 出岫: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从云中露出峰顶。 蒿莱:野草,这里借指荒凉之地。 【译文】 我思念的是江南,提着酒壶上琴台。 远处的山与天连在一起,随着眼睛望去而移动,云朵像峰峦从山峰中穿出,随风飘来。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并加上了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冬暮雨,幽响滴空阶。 - 注释:冬夜细雨,声音轻轻落在空荡的台阶上。 - 译文:冬夜中,雨水轻轻地滴落在空荡的台阶上,发出细微的声音。 2. 诗句释义:细细犹疑随叶下,丝丝时趁泻珠来。 - 注释:叶子轻轻地落下,仿佛在犹豫是否跟随;水滴从空中落下,如同珍珠般洒落。 - 译文:叶子轻轻地落下,仿佛在犹豫是否跟随
【注释】: 1. 忆江南:词牌名,本调共六首,都是写景抒情之作。 2. 其六:即第六首,是此调的第六篇,题作“冬景八阕”。 3. 阑外:栏杆外。 4. 晓烟空:清晨的烟雾弥漫,显得空寂。 5. 拾翠芳洲:拾取新绿的花草装饰在芳洲上。 6. 娇鸟静帘栊:娇美的鸟儿安静地栖息在窗帘旁。 7. 沉香倚:沉香木制的靠背椅。 8. 倾国想芳容:倾倒了整个国家,想象着美丽的容颜。 9. 百卉庭前凋玉露
【注释】 忆江南 其七 冬景 帘外雪,飞舞下梁园。梦入梨花妆镜粉,吹寒梅蕊夜香魂。 姑射佩环纷。遥望处,明月碎荒村。拂草还教蒿径寂,点池不妒荇波分。潇洒玉氛氲。 【赏析】 此为咏冬景之作。《忆江南》共八阕,这是其中第七个题目。诗中描写了一幅冬日的美景图:雪花纷纷扬扬从帘外飘落下来,落在了美丽的梁园。梦中仿佛进入到了一片梨花林中,那如粉的妆镜般的雪花,在梦里映衬着梨花,显得更加洁白晶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抓住关键意象,分析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最后结合注解、题目、注释、创作背景以及相关文化背景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本首诗写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天边雁儿嘹唳地叫着让人愁苦。几阵排练声在秦塞响起,一声笛子在楚江上回荡。枫叶飘落在吴州
冬暮雨,幽响滴空阶。 细雨无声如丝线,滴滴落下似清泪,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句通过对雨声和泪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台阶上的声音。 细细犹疑随叶下,丝丝时趁泻珠来。 雨点轻轻摇曳,仿佛在寻找落下的方向,每一颗都像是从天空中飘落的珍珠,美丽而神秘。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珍珠,既生动又形象地表现了雨滴的美丽与珍贵。 清泪湿乾苔。 雨水滴落在干燥的地面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根据对诗的理解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作答即可。“忆江南 其一 冬景八阕”为全诗的开头,点明写作对象和季节,“寒夜月,景墅最凄然”是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特征“寒夜月”,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景墅最凄然”是第二句,写景抒发感慨,写出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 【答案】 译文: 在冷清寂寞的寒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