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柳,寂寂对霜葭。
断尽愁丝难挂月,送残客酒未还家。
羌笛怨天涯。
明月夜,风露冷垂霞。
西子眉消欹点麝,楚宫腰怯怨栖鸦。
青向渭城赊。
冬暮雨,幽响滴空阶。
细雨无声如丝线,滴滴落下似清泪,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句通过对雨声和泪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台阶上的声音。
细细犹疑随叶下,丝丝时趁泻珠来。
雨点轻轻摇曳,仿佛在寻找落下的方向,每一颗都像是从天空中飘落的珍珠,美丽而神秘。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珍珠,既生动又形象地表现了雨滴的美丽与珍贵。
清泪湿乾苔。
雨水滴落在干燥的地面上,留下了湿润的痕迹,就像是被泪水打湿的地面一样。这里的“乾苔”指的是地面上的水迹,通过“清泪湿乾苔”的描写,传达出了雨水带来的湿润感觉。
花落尽,栏外晓烟空。
随着花朵的凋零,远处的栏杆外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寂静而略带忧伤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拾翠芳洲人寂寂,题红深院月胧胧。
在宁静的芳洲(即美丽的园林),无人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只有诗人独自寻觅春色;而在深深的庭院里,红色的花朵点缀其间,月光朦胧,显得格外静谧。这两句分别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但都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
娇鸟静帘栊。
鸟儿停留在精美的窗帘上,静静地休息,仿佛在享受片刻的安宁。这句诗通过对鸟儿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河畔草,一望尽凄迷。
眼前是无尽的河岸草地,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而遥远。这句诗通过对河岸草地上景色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离别或失去的哀伤。
金勒不嘶新寂寞,青袍难觅旧葳蕤。
马车上的马儿不再嘶鸣,显示出主人的新寂寞;而曾经熟悉的青袍已经难以寻找,只剩下回忆中的繁华。这句话通过对比新旧、荣枯,表达了岁月变迁和人事沧桑的主题。
风陡峭,透户更穿屏。
风穿透窗户,吹拂过屏风,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句诗通过描述风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气氛,可能是由于某种不幸或困境所引起的。
碎片时敲檐畔铁,凄声常作竹间筝。
有时风会敲打檐边的铁片,发出断断续续的凄厉声音。这里通过“竹间筝”的形象化比喻,展现了风声的凄婉动听,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悲伤和不安。
摇影乱花棚。
风吹乱了花架上的花丛,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凌乱不堪。这句诗通过对花架被风摇动后的情景描绘,表达了一种混乱和无序的美。
赏析:
《忆江南·冬景八阕》是明代诗人沈宜修的作品,共八首,每首都以“冬景”命名,描绘冬日的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冬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自然之美以及人生百态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