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白发病中新,壁上常悬漉酒巾。
九日空斋似寒食,更无风雨亦愁人。
【注释】
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唐代人称此节为”菊花节”,因菊花在此时最为盛开,故又名菊节。“黄花白发病中新”,指重阳节时,菊花开放,人们也患了一种名为“菊花病”的病症,这是古代民间的一种迷信说法。“白发”指的是重阳节这天人们普遍出现的白发现象,因为天气寒冷而使得人的发丝变白了。
“壁”:这里指书案。“漉酒巾”:指用漉酒的毛巾擦拭酒杯。“漉”是古代的一种过滤酒的方法。
“寒食”:古代在清明前一两天禁火扫墓,称为寒食。“空斋”:即空荡荡的书房,这里特指重阳节这天没有亲人朋友来访,显得特别孤独。“愁人”:使人忧愁的人或事物。
【赏析】
这首诗写重阳节时,诗人独自在书房中度日的情景。首句点出时令,二句写环境,三句以反衬手法突出节日气氛之冷寂。末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一种凄凉之感。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但情致婉曲深长。
首句“黄花白发病中新”,意思是说,在这个重阳节,人们由于气温骤降,都染上了风寒之疾,因而出现了白发。这里的“白发病”并不是指真正的疾病,而是形容人因气候寒冷而引起的身体不适,如头晕、感冒等。这种解释符合古代医学的观点,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传统说法的接受和认同。同时,“黄花”一词也暗含了秋天的意思,与“白发病”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秋天的氛围。
次句“壁上常悬漉酒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这里的“漉酒巾”是指用来过滤酒的毛巾,可能是诗人用来擦拭酒杯的。这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清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喜欢饮酒的习惯,因为饮酒时需要用到滤酒的工具。
第三句“九日空斋似寒食”,则是通过对比来突出节日气氛的冷寂。这里的“寒食”是指古代清明节前一天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禁火扫墓。而“空斋”则意味着诗人独自一人在家,没有任何亲人朋友的陪伴。这种对比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凄凉,也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更无风雨亦愁人”,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无奈和伤感。这里的“愁人”既指诗人自己,也指节日的气氛。由于天气寒冷,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也没有欢乐的节日活动,因此即使有风雨也难以驱散心中的忧愁。这句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节日气氛的无奈,也有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