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陶家菊自黄,更闻飞雁捣衣裳。
谁人对酒能无赋,何处登高不望乡。
二水寒光摇落照,孤城秋色动清霜。
那知极目中原苦,数子江湖未尽狂。

九日

九日陶家菊自黄,更闻飞雁捣衣裳。

谁人对酒能无赋,何处登高不望乡。

二水寒光摇落照,孤城秋色动清霜。

那知极目中原苦,数子江湖未尽狂。

注释

  • 陶家菊自黄:指重阳节时,菊花盛开的景象。
  • 飞雁捣衣裳:飞雁因秋风起而南行,其声如捣衣,形象地描述了秋天的凄凉与离别之痛。
  • 对酒:面对美酒,诗人借以抒发感慨;”无赋”则表明诗人无法用诗文来表达内心的哀愁。
  • 登高不望乡:尽管登高远眺,但心中依然牵挂着故乡。
  • 二水:指两条河流。
  • 寒光:冷冽的光芒。
  • 孤城:形容边关之城孤独且荒凉。
  • 秋色动清霜:秋天的颜色触动了清冷的霜气,描绘出深秋时节的寒冷和萧瑟。
  • 那知:哪知道。
  • 中原:中国。
  • 数子:指自己和其他一些友人。
  • 江湖: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翻译

重阳节时,我独自一人坐在陶然亭边,欣赏着盛开的菊花。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雁儿的鸣叫声,像是在催促人们回家。在这金秋时节,我独自饮酒,心中不免感叹岁月的流逝与亲人的远离。举头望去,看到两河之上,秋色如画,却也无法掩饰心中对家乡的眷恋。想到远方的家乡,我不禁悲从中来,不知那些和我一样在江湖中流浪的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所感而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首联“九日陶家菊自黄,更闻飞雁捣衣裳”开篇即点明节日背景,菊花盛开,而飞雁南归则增添了一丝别离的忧伤。颔联“谁人对酒能无赋,何处登高不望乡”则表达了诗人无法抑制的情感波动,即便是在饮酒赏菊之时,也难以忘却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颈联“二水寒光摇落照,孤城秋色动清霜”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远的画面,河水与山城的轮廓在秋风中显得愈发清晰。尾联“那知极目中原苦,数子江湖未尽狂”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他不知道远方的家乡究竟有多苦,而自己和其他朋友们仍在江湖中继续追求着各自的自由和梦想。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