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明月,照我孤舟正愁绝。若待无愁,除是湘江更不流。
鸿南燕北,别后年光成惜惜。不信凄凉,看取潘郎鬓上霜。
万山明月,照我孤舟正愁绝。若待无愁,除是湘江更不流。 鸿南燕北,别后年光成惜惜。不信凄凉,看取潘郎鬓上霜。
译文:
在郴江上的小舟中,万峰环抱的明月映照着我孤独的身影,心中满是愁绪。倘若能够忘却烦恼,那只有在湘江边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那里不会让我如此心烦意乱。
鸿雁南飞燕向北去,离别之后岁月流转,心中满是不舍和忧伤。我不信自己会如此凄凉,但看着你那满头白发,我仿佛看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赏析:
这首《减字木兰花·郴江舟中》是文廷式在郴江舟中所见所感的写照。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愁绪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首句“万山明月,照我孤舟正愁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深沉的夜晚。诗人独自乘着小船,面对万山环抱中的明月,那种孤独、忧愁的情绪溢于言表。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两句“若待无愁,除是湘江更不流”,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能够忘记所有烦恼,那么只有流淌在湘江中的河水才能带给他片刻的安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的现实。
第三句“鸿南燕北,别后年光成惜惜”,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鸿雁南飞,燕子北归,每一次离别都是一年时光的流逝。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末句“不信凄凉,看取潘郎鬓上霜”,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悲观态度。他不相信自己的人生会如此凄凉,因为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鬓角也会布满沧桑的痕迹。这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