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外一林竹。爱萧散、供幽独。闲窗拂戛,昼长卧听,音和笙筑。雨重风轻,姿韵看来难足。
露晞烟晓,受初日、开寒绿。夜深还又,月浮乱碧,宛然空谷。那得湖州,图取变态千幅。
【注释】砌外:台阶之外。萧散:清幽、高远。供幽独:供人独自欣赏。闲窗拂戛:悠闲的窗户上,竹叶轻轻摇动。昼长卧听,音和笙筑:在白昼里躺着聆听竹叶的声音,好像笙筑乐器一样悦耳。雨重风轻,姿韵看来难足:雨后风清,竹叶的韵味难以用言语形容。露晞烟晓:清晨露水干,烟雾朦胧中,天刚破晓。受初日、开寒绿:承受着初升的太阳光,开出了寒天的绿色。夜深还又,月浮乱碧,宛然空谷:夜晚又来了,月亮浮动在乱云之中,犹如空谷中的回声。那得湖州,图取变态千幅:哪能得到湖州的竹子,画出它的各种姿态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咏物诗。全词以“品”字为题,通过描写竹叶摇曳、晨光熹微、暮霭沉沉、月光皎洁以及夜半寂静等不同景象和声音来表现竹子的品格。
上片起三句写静观竹影,抒发对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砌外一林竹,爱萧散,供幽独。”砌外,指庭院的外面。萧散,指高远飘逸的风度。这里说庭院外面有一片竹林,喜欢它高远清逸的风度,独自欣赏。“闲窗拂戛”,闲窗即闲暇时的窗户,拂戛指轻轻摇动。这里说闲暇时对着窗户,细细观看。“昼长卧听,音和笙筑。”昼长,指白天。这里说白天长时,躺在床上倾听竹声,觉得它像笙筑乐器一样悦耳。
下片写观感,由静而变为动:“露晞烟晓,受初日、开寒绿。”露晞,露水蒸发。烟晓,指晨雾。这里说早晨露水干了,烟雾蒙蒙,天刚破晓时,阳光照射下的竹叶呈现出寒天的绿色。“夜深还又,月浮乱碧,宛然空谷。”夜深,指深夜。这里说深夜时,一轮明月浮在云雾中,仿佛是空寂的山谷。“那得湖州,图取变态千幅。”这两句的意思是:哪里能够得到湖州的竹子,画出它的各种姿态呢?
这首词写景细腻入微,抒情委婉深沉,意境深远,风格清丽自然。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竹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