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下笔。汉魏齐梁求并立。底事心忙。才学韩苏又柳王。
拘牵潦草,面目何曾收拾好。纵效西颦。没奈生成嫫母形。

【注释】

构思下笔。汉魏齐梁求并立。底事心忙。才学韩苏又柳王。

拘牵潦草,面目何曾收拾好。纵效西颦。没奈生成嫫母形。

【赏析】

此词为感作。词中作者自谓“汉魏齐梁”,意谓自己学习前代名家之作品。然而,由于“拘牵潦草”,所以“面目何曾收拾好”。作者认为,即使是像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这些名家的书法,也只能是“西施捧心”而已,而自己的字只能像“王昭君出塞图”,即丑陋不堪。

上阕起首二句说,“汉魏”、“齐梁”诸大家的作品我都学习过,但因为自己“心忙”,没有用心去领会和揣摩其中的精髓。这里所说的“心忙”,指的是心不静,心绪不宁,不能沉潜下来仔细体会前人的作品。作者说自己在“汉魏”、“齐梁”之间苦苦寻求,希望能兼收百家,融汇各家之长,但终究未能如愿。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学习前人作品时的矛盾心理。

“拘牵潦草”三句写自己书法学习过程中的苦闷。这里所说的“潦草”,并非指书法技艺不精,而是比喻自己书法写得潦草,随意性很大,缺乏章法和规矩。“面目何曾收拾好”是本词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努力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但由于过于急躁和心浮气躁,结果反而没有学到什么真东西。这里的“面目”指的是字的外形。“收拾”在这里有整理、收拾的意思。“收拾好”则是指将字形整理得规整美观。

下阕开头两句写自己虽想模仿前人的书法,但最终还是无法达到目的。这里所说的“效西颦”,是指模仿西方女子皱眉的动作;“没奈生成嫫母形”则是说自己模仿不成,反而弄巧成拙,就像古代美女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一样丑恶难看。这两句是对上阕“面目何曾收拾好”的具体解释,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书法上的不足。

最后一句“纵效西颦”四句是作者对整个学习的总结和反思。他认为自己在书法上的不足之处,就如同西施皱眉那样,让人难以接受;而自己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自己过于追求完美,以至于忽略了书法艺术的真谛。这里的“没奈”,“无奈”的意思,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