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米向矛头。此局谁收。一壶依约系中流。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
丛桂为谁留。风雨高楼。清宵还喜碧云稠。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

【诗句】

淅米向矛头,此局谁收。一壶依约系中流。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

丛桂为谁留,风雨高楼。清宵还喜碧云稠。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

【译文】
淅米向矛头,这是棋局谁来收?我一壶酒,仿佛在中流。等待扭转乾坤,让人惊奇。身世如水泡,虚幻无实。
丛桂为谁留,风吹雨打。高楼上的人,清夜喜欢白云稠密。灯下有家人,热闹而杂乱。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浪淘沙·翌日用韵再赋》。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首联“淅米向矛头,此局谁收?”以淅米向矛头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棋局的变化。诗人用“此局”来指代自己的棋局,表达了自己对棋局的掌控力逐渐减弱,感到无奈的情感。
颔联“一壶依约系中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棋局的执着和期待。他像系着一壶酒一样,紧紧地盯着棋盘,期待着能够扭转乾坤,赢得胜利。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失望的。
颈联“丛桂为谁留,风雨高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的孤独与寂寞。诗人想象着那丛桂花,被风雨吹落,无人欣赏。而自己却只能独自站在高楼上,望着满天的乌云,感受着节日的喜悦与孤独并存的复杂情感。
尾联“清宵还喜碧云稠,灯火几家人杂遝”,则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喜爱。他看到明月当空,天空中的云彩变得格外密集,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同时,他还注意到了家人团聚的场景,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与热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