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旧山头。佳景谁收。沈沈珠海祗东流。六十年来多少事,都付浮沤。
行迹苦淹留。闷倚层楼。清辉频阻绿阴稠。大地山河浑不见,如此中秋。

《浪淘沙·中秋再咏》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

【注释】
越秀:地名,指广州。东流:向东奔流。浮沤:水泡。都付浮沤:比喻一切都像泡一样消失了。行迹:足迹。浑不见:全不看见。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首句“越秀旧山头”,描绘了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创作诗词的地方。“佳景谁收”,表达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沈沈珠海祗东流”,描绘了珠江的水流向东流去,寓意着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六十年来多少事,都付浮沤”,表达了他对国家历史沧桑的感叹,同时也表示了他的无奈和失望。

第二句“行迹苦淹留”,表达了他的仕途不顺,被迫滞留家乡的无奈。“清辉频阻绿阴稠”,描绘了他只能在绿色浓密的树林中寻找慰藉,无法看到外面的景象。这句词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结尾两句“大地山河浑不见,如此中秋”,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力感。他认为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人民生活困苦,无法享受中秋节的团圆和幸福。这种悲愤和失落的情绪贯穿了全词。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