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迟社栎涧松闲。天任养衰顽。一邱一壑余残梦,空回首、万里江山。透网鱼宁得所,巢林鸟怎飞还。
庭柯何事足怡颜。三径莽榛菅。楼台片段浑无地,更休言、玉宇高寒。几叶云烟画本,一龛香火蒲团。
【注释】栖迟:居住。社栎涧:地名,在今山东济南。
一丘一壑(hè):指隐居之地。余残梦:留下残存的旧梦。空回首:白白地回头顾盼。万里江山:指遥远的山河。
网中之鱼:被捕捉的鱼,比喻身不由己的人。巢林鸟:栖息树巢的鸟。怎飞还:怎么能飞回呢?庭柯:庭前的花草树木。何事:为什么。足怡颜:能够使人心悦神怡。三径:指庭院里的小道。莽榛(cí)菅:丛生的野草和荆棘。无地:没有地方。
玉宇:美玉砌成的宫殿。高寒:高远而寒冷。几叶云烟画本:几片云彩如同一幅画卷。云烟:形容山水景色如画。画本:绘画的底本。一龛(kān):佛龛,佛像供奉的小室。香火:佛教徒烧香拜佛时所点用的烟火。蒲团:佛教徒坐禅打坐时所用的圆形垫子。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辛弃疾退居带湖期间写的一篇酬答之作。诗人以写景起笔,描绘了一幅清幽雅静、超然物外的隐士生活图景,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的志趣。全诗语言平淡,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风格恬淡,堪称宋词中佳作。
首句“风入松 · 答客问”,点明题旨,说明这是一首应友人之邀而作的酬答之作。“栖迟”二字,表明自己已久居山林,过着隐逸生活的心境。第二句“栖迟社栎涧松闲”,进一步写自己隐居的地点,即“社栎涧”。《水经注》载,鲁国故城东二十里得社栎涧水,水侧有栎涧。《太平寰宇记》引王尧臣《集灵台诗序》云:“鲁公故宅,在鲁国故城东二十里。其南有社栎涧水,涧侧有鲁公庙。”可知此二句当为作者自叙隐居之地及环境。第三四句“一邱一壑余残梦,空回首、万里江山”,“一邱一壑”即一丘一壑,泛指山中小居。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里用“一丘一壑”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可见其心迹。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在一丘一壑之中过隐居的生活,白白地回眸遥望万里江山。“空回首”即“枉回首”。“万里江山”指祖国壮丽的山河。这一句既点出自己隐于山水之间,又暗寓对当时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悲愤心情。
五六两句“透网鱼宁得所,巢林鸟怎飞还”,承上两句而来,运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隐居的情怀。一是“透网”典,出自《庄子·外物》篇,说有人钓到一条大鱼,用绳子捆住它的脖子,放在水边。这条鱼想跳出去,可是它挣扎着却挣不脱束缚,于是它只好继续挣扎,直到精疲力竭,终于挣脱了绳子,从钩上掉了下来,淹死在池子里。二是“巢林”典,出自《战国策·齐策》,说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才,但许多有才能的人不肯来。后来有个叫郭隗的人给燕昭王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悬赏征求千里马,许多人都把马送来了,但都不是好马。国王说:“我要的不是千里马,而是名马的脚骨。”千里马找到了,但已经死了。后来燕昭王果真得到了一匹骏马,并让工匠雕刻马的脚骨,挂起来四处宣扬,不久果然有良马前来投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像被渔人所捕的大鱼,被猎人所擒的小鸟那样无法脱身的人,又怎么能够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地飞回它们的树林中去呢?这里通过“透网鱼”和“巢林鸟”这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自己隐居的惬意之情。
接下来八句是全诗的重点部分,也是作者情感最为复杂的部分。“庭柯何事足怡颜”,承前启后,承接“透网鱼”、“巢林鸟”,引出下面的议论。“庭柯”即庭前花草树木。这里用“何事”反问语气,表明自己之所以能怡然自乐,是因为庭前花草树木足以供人欣赏。“几叶云烟画本,一龛香火蒲团”,进一步写自己欣赏庭前花草树木的心情,以及自己所喜爱的宗教修行方式,也即所谓“斋居”。“几叶云烟画本”即几片云彩如同一幅画卷一般。“一龛香火蒲团”指自己喜欢盘腿而坐,焚香念佛的修行方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欣赏庭前花草树木,喜爱斋居的宗教修行方式,这些事物足以使我怡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楼台片段浑无地,更休言、玉宇高寒”,“楼台”指寺院建筑。“玉宇”指佛殿。“高寒”指高远而寒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佛堂楼台的一角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哪里还谈得上玉宇高寒呢?这里运用了“楼台”和“玉宇”两个意象。“楼台”本是世俗之物,而作者却说它已经“无地”了,可见他对于世俗之物已经看得很淡然了。“玉宇”原指帝王所住的宫殿,现在则指佛教的佛寺,作者说“玉宇高寒”,意指佛院的高远和冷峻。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佛教传说中天帝释曾住在一座玉砌的华盖宫(即玉宇),据说那座华盖宫非常寒冷,连天帝释也感到难以忍受。另一个典故出自《列子·黄帝篇》:“黄帝游乎华胥氏之国,昼寝而梦华胥生,精神将解形而去。”这里用“玉宇高寒”来形容自己所处的僧院环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佛堂楼台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佛院的高远和冷峻更是让人难以忍受。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很有特色。首先,作者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例如,“透网鱼”、“巢林鸟”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比兴的表现手法之一。其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全诗的语言富有韵味。例如,“庭柯”、“云烟”、“蒲团”、“香火”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诗人善于运用反问、设问等疑问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也是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