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
苕苕。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把握诗歌的写作手法,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天遣悲欢”句是说天地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是命中注定的;“黯然魂已都消”是说自己的魂魄也都被悲伤忧愁所吞噬,消散得无影无踪了。“记藕花生日”,藕花开放的时候,也就是作者出生的日子,也是作者与父母团聚的日子(“生日”即指出生之日),但此时作者却只能远别家人,去到远方的京城求学。“昨岁今朝”,是指作者去年这个时候还在家乡,而今年这个时候则已经身在京城。“一觉春明好梦”是说在梦中度过了整个春天的时光。“涵秋阁”是说在涵秋阁上,“翠耸晴郊”是指涵秋阁高耸入云,直插晴空(“晴郊”是指晴好的郊外)。“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是说留下座位邀请云彩,款待月亮,用酒壶来盛装诗歌,用酒杯来盛装酒水,表现了作者的豪放不羁。“苕苕”两句是说:长笛里关山迢递,木叶飘落风声萧瑟。“悔不应轻别”,是说不应该轻易离别,结想徒劳。“纵有鱼笺雁帛”是说即使有鱼形的信笺和雁形的书帛,那也不能用来同亲人一起话旧。“那当得”意思是怎么能够呢?“凉宵永”是说清凉的夜晚漫长无边。“空馀泪珠,湿透鲛绡”是说泪水滴落下来,沾湿了鲛绡的衣裳,即指鲛绡衣(一种用鲛人的皮制成的衣服)。“鲛绡”是一种丝织品,因传说鲛人能泣出珍珠而得名。

【答案】

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

苕苕。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迢递,木落风高。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