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残碑,是正始、三年镌刻。出土在、板石岭南,辑安县北。曾著观堂金石录,遍传海国声名籍。忆毋丘、当日纪功辞,三题壁。
朝鲜境,难搜觅。不耐畔,成陈迹。祗丸都山下,片琼未蚀。密韵称尊清秘阁,访碑好继蓬莱屐。赋归来、千里话辽东,歌生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一角残碑,是正始、三年镌刻”,正始为魏明帝年号,三国时期魏国的年号;正始二年(241),孙权称吴王,国号吴,史称东吴;正始三年(242),曹芳即位,年号正元,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所以此处指的是三国时期的事情。“出土在、板石岭南,辑安县北”,“板石岭南”指今辽宁省盖平县西北;“辑安县北”指今吉林省集安市北。

“曾著观堂金石录”,观堂是指清代学者阮元的书斋名,他著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著作,其中收录了多件汉晋时期的文物铭文。

“遍传海国声名籍”,海国指中国,声名籍指记载着各国对中国的了解的书籍。

“忆毋丘、当日纪功辞,三题壁”,毋丘俭当年在辽东作战,立下战功,被朝廷所表彰,于是在墙上书写了“三题壁”,以表彰自己。

“朝鲜境,难搜觅。不耐畔,成陈迹。祗丸都山下,片琼未蚀”,“朝鲜”,即朝鲜,古代中国的别称,因位于中国东方,故有此说;“丸都”,指朝鲜半岛,这里代指朝鲜;“陈迹”指遗迹,泛指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或文物等。

“密韵称尊清秘阁”,清秘阁是清朝内阁中收藏图书、文物的处所,这里指清朝政府为了纪念建阁的人而设立的。

“访碑好继蓬莱屐”,蓬莱屐指登上蓬莱阁所用的鞋子,相传蓬莱阁有仙人居住,故登阁者需穿着特制鞋子才能上去,这里借指读书人,因为读书人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赋归来、千里话辽东,歌生色”,歌生色指歌声优美动听。

【答案】

译文:

一块角形的残砖,是正始、三年镌刻的。这块残砖出土在辽宁省盖平县西北的板石岭,在辑安县北。我曾著书记载过《观堂金石录》,它广泛传播到海外各国。我怀念毋丘俭当年纪功立下的三道铭文,它们还留在墙上。

朝鲜境内难以寻找,因为已经变成陈迹。只在丸都山下,还有一片晶莹剔透的美玉没有被侵蚀。清幽的韵调被称为尊清秘阁,去访问碑石的人喜欢穿那登蓬莱阁用的鞋。吟咏归来之诗,可以聊慰在辽东边关思念故乡的心情。歌声美丽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