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灯深,空廊月黯,笛声风外。寻踪觅影,踏遍苍苔双履。问怎生、参尽枯禅,悲来一昔柔肠碎。只庄严法相,瓶枝相对,凄凉灵几。长是。
伤离意。共摇荡平湖,旧时烟水。西归乘苇,汝自轻抛尘滓。忍教他、孤妹病中,炉香永爇心头泪。怕芳魂、化鹤归来,愁绪仍难理。
【注释】
琐窗寒:词牌名。此为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十句,后段十一句。小院灯深,空廊月黯,笛声风外,寻踪觅影,踏遍苍苔双履(意思是在湖上寻找慧明遗照的踪影),怎生参尽枯禅(怎样才能参悟禅宗的道理)悲来一昔柔肠碎(悲伤的情绪使心肠都碎了),只庄严法相,瓶枝相对,凄凉灵几(只有庄重地保持佛教仪轨,才能与佛法的真谛相应)。长是:总是如此。伤离意:伤心离别之意。共摇荡平湖,旧时烟水(一起摇曳着平静的湖面,回忆起往日的烟波浩淼),西归乘苇(指乘船归去),汝自轻抛尘滓(你却自己轻易地抛弃了尘埃)。忍教他:不忍心让他。孤妹病中(妹妹因病卧病在床),炉香永爇心头泪(烧香祈祷永远留在她心中的泪水)。怕芳魂、化鹤归来,愁绪仍难理(恐怕那美好的灵魂变成仙鹤归来,使我的忧愁难以排遣)。
【赏析】
本词是作者在杭州西湖所作《迦陵文集》卷七中的一首词。词中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意境优美。
“小院灯深,空廊月黯,笛声风外”三句,起首就点明时间是深夜,以“灯深”“月黯”暗示夜色之浓,以“风外”二字点出环境清幽寂静,营造出一种冷冽凄迷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沉郁哀婉的感情基调。
“寻踪觅影,踏遍苍苔双履”二句写词人夜不能寐,徘徊漫步于湖畔。这两句既表明了词人对佛道两派的执着追求,也写出了他孤独寂寞的苦闷之情。“问怎生、参尽枯禅”,表现了他的无奈与困惑。“悲来一昔柔肠碎”,表达了他内心的悲苦和绝望。
“只庄严法相,瓶枝相对,凄凉灵几”三句,写词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瓶枝相对”,典出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词中用其比喻佛法的永恒不灭和超越生死轮回的超然境界。而“惟愿见闻者如法修行,常得清凉”,则是说只有虔诚地遵循佛法,才能真正得到心灵的安宁和解脱。
“长是。伤离意”二句,写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长是”,指经常如此;“伤离意”,表达的是他对朋友分别的哀伤之情。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共摇荡平湖,旧时烟水”两句,描绘了一幅平静的湖面和宁静的水面。通过“共摇荡平湖,旧时烟水”等描写,传达出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两句,“西归乘苇,汝自轻抛尘滓”是词人对友人的劝诫之语。他告诉友人要珍惜时光,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这也是词人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感激的表达。
整首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