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月泻秋光。影落银塘。芙蓉空自断人肠。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
黯淡旧红裳。梦杳烟茫。阿谁此日记壶觞。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
【诗句释义】
- 浪淘沙:一种词牌名。
- 七月初六日:指农历的七月六日,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感旧作:作者在这一天有所感触,写下了这首诗。
- 眉月泻秋光:形容月亮如眉月般明亮,洒满了秋天的光辉。
- 芙蓉空自断人肠:意思是荷花虽然美丽,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欣赏。
- 那有藕丝牵到底:意味着荷花盛开时,人们只顾欣赏其美丽,却忽略了它的本质。
- 开后都忘:荷花凋谢后,人们就忘记了它。
- 黯淡旧红裳:形容荷花凋谢后,颜色变得暗淡。
- 梦杳烟茫:意思是梦中的景象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 阿谁此日记壶觞:是谁在此记录下这些往事呢?
- 独有闲鸥怜故水:只有闲鸥在怀念着这片曾经养育过它们的水。
【译文】
- 明亮的月光像眉毛一样洒满秋光,荷花的影子落在银白色的池塘里。
- 荷花虽美,但无人欣赏,就像断肠人在天涯一般。
- 荷花一旦开放,人们就忘记了它的存在。
- 荷花凋谢后,颜色变得暗淡。
- 梦中的景象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 是谁在此记录下这些往事呢?
- 只有闲鸥在怀念着这片曾经养育过它们的水。
【赏析】
诗的开头用“眉月泻秋光”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比喻,将月光比作眉毛,既形象又生动。接着以“影落银塘”进一步描绘出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种写法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芙蓉空自断人肠”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荷花人格化,使其仿佛一位悲伤的女子,独自忍受着内心的痛苦。这种写法既富有想象力,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产生对荷花的怜悯之心。
“那有藕丝牵到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荷花即使盛开时,也不会有人真正欣赏它。这里的“那”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开后都忘”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荷花盛开之后,人们就忘记了它,这种遗忘也暗指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黯淡旧红裳”这句话描写了荷花凋谢后的颜色,给人以萧条、凄凉之感。这也是一种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盛开时的鲜艳与凋谢后的暗淡,更加突出了荷花的生命历程和人生命运的相似性。
“梦杳烟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迷茫和不确定。在这里,“梦”和“烟茫”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朦胧、飘渺的画面。这种描写既富有诗意,又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联想。
“谁记此日记壶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记”字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不舍和依恋。
“独有闲鸥怜故水”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依恋之情。这里的“闲鸥”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人”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不同。同时,这句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