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径苔肥,小池萍厚。凭阑只有人消瘦。乍晴还雨暮寒多,馀香渐褪双罗袖。
密约无凭,愁肠依旧。菱花知我眉间皱。湿云如梦挂湘帘,帘前春去空长昼。

【译文】

小径旁,绿苔丰润;小池边,浮萍厚实。凭栏远望只有人影消瘦。乍晴还雨,暮寒尤多,那淡淡的香气渐渐褪了,只留下双罗袖上的余香。

密约无凭,愁肠依旧。菱花镜中知我眉间皱。湿云如梦挂在湘帘上,帘前春去空长昼。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仄径苔肥:狭窄的山路上,青苔很厚。

小池萍厚:小池塘里浮萍厚厚一片。

凭阑:倚着栏杆。

人消瘦:指词人自己,言其因忧愁而憔悴。

乍晴还雨:忽然晴朗又忽然下雨。

暮寒:傍晚时的寒意。

馀香渐褪:指身上残留的香气已经逐渐消失。

双罗袖:指女子穿的披肩。

密约无凭:没有凭据的约定。

菱花:菱花镜,古时妇女用来照容的镜子。

梦挂湘帘:像梦一样悬挂在湘帘上。

湘帘:一种用细竹编成的窗帘。湘江一带产竹,故称“湘帘”。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为一位歌妓而作,写她的美丽和哀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歌女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上片写景,描写歌女的生活环境和她本人的体态容貌。开头两句说:“仄径苔肥,小池萍厚。”这是一幅幽静优美的图画,小路两旁,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幽静,小池塘里,浮萍厚厚一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三句写景,突出了一种清丽淡雅之美。接下来,“凭阑只有人消瘦”一句点出歌女,说她独自站在栏杆旁,只有她一个人显得有些憔悴。“乍晴还雨暮寒多”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歌女的环境气氛。这里既有天气的突变,又有季节的转换,使读者感到一种凄凉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画面。“馀香渐褪双罗袖”,这一句是对前面几句景色描写的一个总结,写出了歌女身上的香气逐渐褪尽,衬托出她的憔悴和孤独。

下片写人,写她内心的忧伤。“密约”三句说:虽然有秘密的约定,但始终没有结果,她的愁肠仍然像旧时一样,没有改变的意思。“菱花知我眉间皱”一句,是说她的心事已经被自己的菱花镜所察觉。“湿云”两句则更进一步写她的心事。她说,就像梦境一般,那飘荡在空中的湿云挂在湘帘上,帘外的春天已经过去了,只剩下一个漫长的白天。这两句诗把歌女的心事表现得更加深沉,也更加细腻。

以情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