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馀春驻,依微嫩旭晴。绣帘人静午风轻。一月絮花吹坠、到窗棂。
几处双飞燕,谁家百啭莺。游丝摇漾系门庭。门外朱幡绿野、正催耕。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综合赏析。此题的考点主要是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阅读全诗,从内容、手法等方面分析概括。

“荏苒馀春驻,依微嫩旭晴”两句写暮春时节的景象。“荏苒馀春驻”意为春天虽然过去了,但春天的气息还留在人间。“依微嫩旭晴”意为天空刚刚放晴,太阳初升,光芒柔和。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所看到的暮春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颔联“绣帘人静午风轻”,写的是室内景致。绣帘半卷,阳光透过帘缝洒落,风轻轻吹过窗前,使人感觉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氛。“一月絮花吹坠,到窗棂”一句,写室内窗外的情景:月儿高悬,花瓣飘落,落在窗户上。这两句诗写出了暮春时分的景色和气息,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美景。

颈联“几处双飞燕,谁家百啭莺”两句写户外景致,燕子双双飞舞,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燕子和黄莺都是春天的标志,它们在户外自由自在地活动,为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燕子和黄莺的活动情景,表现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尾联“游丝摇漾系门庭,门外朱幡绿野”,写门外景致,游丝在空中摇曳,像系在门上的红绳一样随风摇摆。门外挂着红色的旗帜,绿色的田野广阔无垠。这两句诗通过对门外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了春天的美景,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答案】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但春天的气息还留在人间,天气晴朗,阳光柔和。

绣帘半卷,阳光透过帘缝洒落,风轻轻吹过窗前,使人感觉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氛。

燕子双双飞舞,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为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游丝在空中摇曳,像系在门上的红绳一样随风摇摆,门外挂着红色的旗帜,绿色的田野广阔无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色的小令。词以咏叹的口吻写暮春景色,渲染出一种清雅恬淡的境界,透露出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

上片开头两句写春去而春意犹存。春天虽已过去,但余香袅袅尚存于世间。“荏苒”二字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难留之意。“依微”二字则写出了天光云影的微妙变化,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接着两句具体描写了暮春的景色:“绣帘人静午风轻。”绣帘半卷,阳光透过帘缝撒在室内,给室内增添了一丝温暖的色调;微风轻拂着窗帘,使室内充满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氛。“一月絮花吹坠”,“絮”即柳絮,“坠”字写出了柳絮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了一幅春风吹柳、柳絮纷飞的画面。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又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下片开始两句写燕子双双飞舞。燕子是春天的标志,它们在户外自由自在地活动着。“谁家百啭莺”一句则是对黄莺的写照。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燕子和黄莺的活动情景,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游丝摇漾系门庭”一句中的“系”字则暗含了一种依恋的情感。游丝在门前摇曳不定,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门外朱幡绿野”两句则进一步烘托出了春天的美景,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雅恬淡的画面,流露出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