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情感的把握和赏析。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两句,描写了一个清冷幽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小红楼中听着雨声,感受着寒气透进了帷帐,宝篆般的烟雾飘浮在空中。这两句诗写诗人深夜听雨的情景,渲染了一种凄清、孤苦的氛围。
“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两句,诗人以问句结尾,抒发了因春花凋落而感到惋惜、悲伤的情怀。这两句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惆怅的情感。“姹紫嫣红花替人愁”,这是说花儿虽然美丽,却无人欣赏,它们也替人感到忧愁。这里,诗人通过拟人化的写法,将花儿拟人化,赋予它人类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花儿的美丽与寂寞、孤独和哀愁。
“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两句,诗人面对江水,凝视远方,心中充满了忧虑,担心自己的命运如同这江水一样。这句诗表现诗人对前途的担忧。“凝眸”是凝视的意思,“草腻波柔”是形容江水细腻柔和的样子。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两句,诗人设想如果隔着帘子就能看到远处的江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然而现在只能遥遥相望,无法相见,更不能共话离别的愁绪。“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诗人设想将来春天过去后,人们就要分别了,那时候花儿也会替诗人感到忧愁。这里的“花替人愁”是说花儿会替诗人感到忧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不舍之情。
【答案】
示例:残冬已尽,春天即将来临,花儿也将凋落。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遥望着江面,心情十分凄凉和忧伤,因为花儿凋谢
所以诗人也担心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