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闺赋茗,是十三十四,小样鱼鳞拜亲赐。配温家玉镜,一股珑璁,花烛下、曾记上头新试。
伤心鸾影只,东阁官梅,折脚犹闻课儿字。蓬鬓又秋霜,却月梁除,忽追话,髫年旧事。
肯留证它时、坠钗洲,先化燕飞回,触人吟思。
【注释】
红闺:女子的内宅,这里指女子的房间。
赋茗:烹茶时咏诗。
鱼鳞:古代的一种纹饰,这里指鱼鳞玉。
配温家玉镜:温家有玉镜,这里代指温庭筠。
珑璁(chēnɡ):玉器名。
上头新试:新娘子第一次试妆。
伤心鸾影只:形容女子的美貌。
东阁官梅:东宫里的梅花,这里借指自己的妻子。
折脚犹闻课儿字:即使折断了脚,也仍然记得教儿子读书。
蓬鬓(bìn):乱发,形容头发花白。
却月梁除:月光斜照在屋梁上。
髫年旧事:童年时代的事情。
坠钗洲:指妇女头上插着金钗的地方。
证(zhèn):证明,留作凭证。
先化燕飞回:比喻自己死后化为一只燕子,飞回原处,成为故乡的标志。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贵妇回忆新婚时的往事,感慨时光的流逝。全词用典丰富,情感真切,意境优美。
上片写婚后初度之喜。“红闺”,点明主人公是贵妇人。“赋茗”,即烹茶,而以“赋”为动词,则暗示其饮茶时的心情愉悦、神态闲雅。“是十三十四”,说明主人公是女子十三四岁时出嫁的。“小样鱼鳞拜亲赐”,是说新娘子受父母之命,向新郎表示敬礼。“配温家玉镜”,是说新娘子将和新郎共结连理。“一股珑璁”,“珑璁”乃玉石名,用以比喻“温家玉镜”。这里的“一股”,既表明新娘所佩戴之物,又暗指新娘的身份高贵。“花烛下”三句,描绘新婚时的情景。这几句语意连贯,从新人成婚开始讲起:“曾记上头新试”,即新娘子第一次试妆;“伤心鸾影只”,是说自己虽已长大成人,但仍像幼时的鸾鸟一样美丽;“东阁官梅”,是说自己的妻子像东宫的梅花一样美丽;“折脚犹闻课儿字”,是说自己虽然成了人妻,但仍不忘教儿子读书;“却月梁除”,是说尽管自己已经老了,但还依稀记得当年的生活情景。
下片写婚后生活及对往事的回忆。“肯留证它时”,“它时”指他时,意思是说,她不会留下任何凭证来证明自己曾经活过,也不会留下任何凭证来证明自己曾经爱过。“坠钗洲”,“坠钗”,是指妇女头上插着的金钗,“洲”是水中的一个小岛。“先化燕飞回”,是说自己死后化身为一只燕子飞回故乡,成为故乡的标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死了,但仍然是活着的,只是不再以原来的面貌出现而已。“触人吟思”,是说这种变化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幽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