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万里,看片帆、剪破大江秋色。天水苍茫明月涌,约略槎浮今夕。瓜步潮平,海门露冷,雨点金焦白。玻璃世界,晚山难辨遥碧。
我欲闲却红牙,换来铁板,试与坡翁说。星使闽南持节去,惊起鱼龙能识。谏草焚馀,诗囊贮满,赋有凌云笔。画中何处,蓬瀛飞下仙客。
【注释】
大江东去:形容长江的水流浩荡东流。大江,指长江南岸的大江;东去,往东流去。乘风万里,看片帆、剪破大江秋色。乘风万里,乘着顺风航行万里;看片帆,看到一片帆影;剪破大江秋色,剪破了秋天的水色。天水苍茫明月涌,约略槎浮今夕。天水苍茫,苍莽的天空和茫茫的水波;明月涌,明月在涌出。瓜步潮平,海门露冷,雨点金焦白。瓜步,地名;海门,地名,都是临海的山名或地名。雨点金焦白,雨点落在金黄色的沙滩上。玻璃世界,指天空中的星星;晚山难辨遥碧,晚上的山难以分辨。我欲闲却红牙,换来铁板,试与坡翁说。我准备把红木做的乐器丢掉,换得铁制的乐器,向欧阳修请教。星使闽南持节去,惊起鱼龙能识。星使,指使者;闽南,地名;持节,拿着符节;惊起鱼龙,惊动了鱼和龙。谏草焚馀,诗囊贮满,赋有凌云笔。谏草,即《新唐书·杜牧传》:“自登科后,复游长安,献《阿房宫赋》。”《新唐书》作“《阿房宫赋》”。蓬莱阁,在山东半岛北端,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仙岛,因传说中仙人居住而得名。蓬瀛,泛指仙境。画中何处?蓬瀛飞下仙客。画中,指画中的风景;何处,什么地方。蓬瀛,蓬莱和瀛洲,都是传说中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词中写景抒情,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渴望重返仕途,实现政治抱负的强烈愿望。
首句“大江东去”,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大江”指长江。“东去”则表示向东奔流而去。这一句既写出长江滚滚东流的壮阔景象,又暗喻作者自己被贬官外放的不幸命运。
次句“乘风万里,看片帆、剪破大江秋色。”意思是说乘着顺风航行万里,看到一叶小舟,像剪刀一样剪破了秋天的大江水色。这里以片帆比喻远航的小舟,形象地表现了长江上秋风劲吹、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作者自己被贬的孤独凄凉的处境。
三、四两句“天水苍茫明月涌,约略槎浮今夕”。“天水苍茫”,是说天空和水面苍茫一片,无边无际;“明月涌”,是说皎洁的月光涌动而出,映照出一片明晃晃的景象。“约略槎浮今夕”,意思是说大约可以看见一只小木船在今宵浮动。槎,木筏子。“今夕”二字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
五、六两句“瓜步潮平,海门露冷,雨点金焦白。”“瓜步”和“海门”都是临海的山名,也是临海的地名。“潮平”,潮水上涨。“露冷”,露水凝结成冰。“雨点金焦白”,是说雨水打在金黄色的沙滩上,像洒下了一层金子一样,显得分外耀眼夺目。
七、八两句“玻璃世界,晚山难辨遥碧。”“玻璃世界”,形容夜空中的星星闪烁如玻璃般晶莹剔透;“晚山难辨遥碧”,意思是说傍晚的山峦隐约可见,难以辨认出它的远近。这两句描写了夜幕降临后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作者被贬的孤独寂寞之境。
九、十两句“我欲闲却红牙,换来铁板,试与坡翁说。”“红牙”,古乐器名,用红象牙制作;“铁板”,指铁制的乐器。“试与坡翁说”,意思是说拿这架红木乐器来换取一架铁制的乐器,并向欧阳修请教如何演奏。这两句是说作者打算抛弃那架珍贵的红木乐器,而换一架铁制的乐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
十一、十二两句“星使闽南持节去,惊起鱼龙能识。”“星使”,是指使者;“闽南”,地名;“持节”,拿着符节;“鱼龙”指代渔民和渔事活动。“星使闽南持节去”,意思是说使者手持符节去了闽南地区;“惊起鱼龙能识”,意思是说使者的行动惊动了那里的渔民和渔事活动,使它们都认识出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使者的行动惊动了当地人民和当地的渔业,使那里的渔民和渔事活动都认识出来。这几句表面上是说使者去闽南的行动惊动了那里的渔民和渔事活动,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担忧和不安的心情。
十三、十四两句“谏草焚余,诗囊贮满,赋有凌云笔。”“谏草”,是臣子上书皇帝所提意见的书稿;“诗囊贮满”,是说诗人的诗篇装满了诗囊;“赋有凌云笔”,是说诗人的赋文写得高超出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的书稿已化为灰烬,诗人的诗篇已装满了诗囊,但他所作的赋文仍然写得高超出众。这几句表面上是在赞美诗人的才华横溢,但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失落之情。
十五、十六两句“画中何处?蓬瀛飞下仙客。”“画中”,指画中的景物;“蓬瀛”,泛指仙境。“飞下仙客”,是说神仙们从天上飞下来。这两句的意思是问画中什么地方有仙境?神仙们是从哪里飞下来的?这两句表面上是在赞美画中的仙境,实际上是在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
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它通过写景抒情,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的爱国热情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