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万柳,傍高城斜抹、一竿烟色。马上行吟人易老,况是颓阳衔壁。九曲流泉,五军寒翠,寻过都陈迹。新愁还和,夜来残雪同积。
差喜官阁明灯,故人抵掌,取醉留今夕。小篆残碑无觅处,漫说蛟龙筋力。金虎台荒,铜仙泪尽,能禁苔痕蚀。英雄小技,千秋凭吊犹惜。

【注释】

乙卯:宋宁宗庆元二年。除夕:农历年末的最后一天。顿丘:郡名,即今河北清丰一带。杨葵斋:即杨大年,曾任顿丘太守。钱道耕:钱端礼,时任知顿丘县事。

酹江月:一种饮酒时吟咏的词牌。乙卯:指作者生日。除夕:旧历十二月三十日。宿顿丘:住在顿丘(今河南清丰)。杨葵斋署中:在杨葵斋官署里居住。同钱道耕夜话:与钱端礼共同饮酒谈心。

金堤万柳,傍高城斜抹、一竿烟色。(金堤:指黄河之堤。万柳:指河岸上成排的杨柳。)

马上行吟人易老,况是颓阳衔壁。(马背上行走吟诵的人容易衰老,更何况夕阳像残破的旗帜挂在城头?)。

九曲流泉,五军寒翠,寻过都陈迹。(九曲流水、五军的寒气,都寻找经过的地方的旧迹)。

新愁还和,夜来残雪同积。(新的忧愁和昨夜的残雪一起累积)。

差喜官阁明灯,故人抵掌,取醉留今夕。(幸好官衙里的灯火通明,老朋友击掌而坐,尽情饮酒作乐,留连今宵)。

小篆残碑无觅处,漫说蛟龙筋力。(小篆残碑找不到了,只好说说那蛟龙的筋力)。

金虎台荒,铜仙泪尽,能禁苔痕蚀。(金虎台已荒芜,铜仙的眼泪也干涸,但仍然能够阻止青苔侵蚀)。

英雄小技,千秋凭吊犹惜。(英雄的一点微末技艺,千古来凭吊者仍为它惋惜)。

【译文】

金堤万柳,傍高城斜抹、一竿烟色。马上行吟人易老,况是颓阳衔壁。九曲流泉,五军寒翠,寻过都陈迹。新愁还和,夜来残雪同积。

差喜官阁明灯,故人抵掌,取醉留今夕。小篆残碑无觅处,漫说蛟龙筋力。金虎台荒,铜仙泪尽,能禁苔痕蚀。英雄小技,千秋凭吊犹惜。

【赏析】

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除夕之夜,作者时年四十一岁。词写除夕之夜在顿丘杨葵斋官署中与友人夜话的情景。词中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无限景仰之情。

上片写除夕之夜的情景。“金堤万柳,傍高城斜抹、一竿烟色。”金堤,泛指黄河之堤,这里代指黄河。黄河之堤旁万柳垂绿,斜抹着一抹如烟的色彩。“马上行吟人易老”,马上吟诗的游子很容易衰老。“况是颓阳衔壁”,“况”字承上而来,用“颓阳衔壁”比喻时光易逝,年华易老。这两句是说,骑马而行吟游子的容颜容易衰老,更何况像夕阳一样,被战乱所摧折的城池呢!这一句中“人”、“易”、“老”、“壁”四字,都是动词加名词的组合,突出了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主题意蕴,同时暗含着词人的身世之感。“九曲流泉,五军寒翠,寻过都陈迹。”“九曲流泉”、“五军寒翠”是形容黄河水势湍急、河山景色秀丽的景象。“寻过”二字表明词人对过去历史往事的追忆,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新愁还和,夜来残雪同积。”新年伊始的新愁又和着一夜的残雪积聚起来。“残雪”二字既指下雪的天气,也暗示词人心中的悲凉。

下片写除夕夜晚的宴饮情景。“差喜官阁明灯,故人抵掌,取醉留今夕。”官阁中灯光明亮,故人欢聚一堂,畅饮至深夜。“小篆残碑无觅处”句中的“小篆”指篆书,残碑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各地刻的小篆文字的石碑。“无觅处”说明这些石碑已被岁月风霜侵蚀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官邸中的灯火通明,故人们欢聚一堂,尽情地痛饮至深夜。“小篆残碑无觅处,漫说蛟龙筋力。”这两句是对上文的回应,意思是说,即使那些篆文中的残缺碑碣已经找不到了,也只能说那些英雄豪杰的英勇气概仍在流传着。“金虎台荒,铜仙泪尽,能禁苔痕蚀。”金虎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纪念乐毅而建的台,因台上有一只巨大的铜虎而得名。传说铜仙曾在此哭泣,以表示对乐毅的怀念。“苔痕”指苔藓的痕迹。“能禁苔痕蚀。”意思是说,尽管铜仙的泪水已经流尽,但依然可以阻止青苔的侵蚀。这一句是说那些英雄的业绩虽然已经难以寻觅了,但其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此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表现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气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