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衫着雨浑成粟,野水一湾桥一曲。郫筒盛酒柳边尝,草屩拖烟山底宿。
瓜牛小槛编疏竹。竹里声声寒簌簌。倦来时倚板扉眠,待取田家沙饭熟。
【注释】相州:即相国寺。郫筒:郫县产的陶器,这里代指郫县的酒。瓜牛:地名。沙饭:一种用黄沙煮成的饭食。
【赏析】《玉楼春》,又名《清平乐》,词牌名之一,多写男女之间恋情。此词上片写作者在相州时所见到的乡村景色。下片则描写自己游寺时的见闻及所感。全词写得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征衫着雨浑成粟,野水一湾桥一曲。郫筒盛酒柳边尝,草屩拖烟山底宿。
瓜牛小槛编疏竹。竹里声声寒簌簌。倦来时倚板扉眠,待取田家沙饭熟。
【注释】相州:即相国寺。郫筒:郫县产的陶器,这里代指郫县的酒。瓜牛:地名。沙饭:一种用黄沙煮成的饭食。
【赏析】《玉楼春》,又名《清平乐》,词牌名之一,多写男女之间恋情。此词上片写作者在相州时所见到的乡村景色。下片则描写自己游寺时的见闻及所感。全词写得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桂枝香·寄题王古直镜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部分:栋云叆叇,傍西子湖边,曲堤潇洒。 注释: - 栋云:指屋檐上的云彩。 - 叆叇:遮蔽、笼罩。 - 西子湖边:指的是杭州西湖边上的地方,这里以西施的名字命名湖,暗示景色美丽。 - 曲堤潇洒:形容堤岸曲折优美,风景秀丽。 译文: 屋檐上笼罩着层层云彩,傍靠西子湖畔,那里的风景格外秀丽。 第二部分
小寒才过也,天风断柳。 小寒过了,天气变冷,风也断了柳枝。 萧瑟冷河桥。 形容景色萧瑟,让人感到寒冷。 正千金卖赋,何事匆匆,岁晚出燕郊。 正当我千金买赋之时,为什么你匆匆离去?到了年老的时候还到燕地。 荆高酒伴,向垆头、且赏松醪。 荆轲的朋友,在酒店里一边品酒一边欣赏山中的美酒。 纵笑拥、双鬟同醉,未抵别魂消。 即使笑着拥抱你,和你一起喝下这杯美酒,也比不上你离别时魂飞魄散。 迢迢。
这首诗是作者在病中所作,描写了他因思念家乡而感到的孤独和寂寞。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 柳梢青 病起 ``` 诗句释义:柳梢青是一种词牌名,此处用作标题,暗示了诗人病后的心情。 译文:我因病而起,心情忧郁。 ``` 帘钩低揭。 ``` 诗句释义:低揭窗帘,表示天气寒冷,需要拉上窗帘保暖。 译文:低垂的窗帘被掀起,窗外的寒冷空气让人感到刺骨。 ``` 冻禽窗外,往来催雪。
青门饮 送诸骏男之大名五鹿春沙,百花晴槛,计程犹是,帝京三辅。 嫩柳鞭丝,斜阳帽影,碧草依然南浦。 且莫匆匆别,试同寻上元游侣。 香车宝马,暗尘明月,尽堪君住。 况有盈尊清醑。 便醉拥红妆,听歌金缕。 良会无多,酒人能几,忍使骊驹催去。 卧阁漳河畔,正绿水芙蓉深处。 从今两地,相思千里,梦魂辛苦。 逐句释义: 1. 五鹿春沙 - 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景象和气息,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2. 百花晴槛
【注释】 疏影:宋人林逋以“疏影”名其诗。何侍御:何逊,南朝梁诗人。古藤书屋:据《晋书·隐逸传》载,东吴何康之隐居处有“古藤书屋”。三径:语出陶渊明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骚人:屈原,被尊为“骚体诗人”,指作者。简点图书:指何逊的诗作。牙轴:指笔筒。赤阑:红色的栏杆。宛转:曲折的样子。苔砌:青苔铺成的台阶。总不羡、江梅湘竹:总不羡慕梅花和竹子。爱捎檐、藤蔓花飞,帘底午阴晴绿
【注释】 一痕:指沙上的痕迹。题画:在墙上画画。 倚树茅亭(máotai):靠着树,坐在茅草亭子里。 剪:修剪、修饰。 带水:指带水平线的水面上。乍远:刚刚远去。 岚翠:指山林的青翠色彩。寒空:冷而清静的天空。 有无中:无中生有。 留待:留下等待。春船:春天乘船出游。载酒:载酒而行。 添个:增加一个。邻翁:邻居的老人。携手:一同手拉手地走。 醉拥:醉卧在石苔上。石苔:石头上的苔藓。眠:睡觉
【注释】 (1)施韩友:指施国卿,名施国卿,字子安,北宋诗人。南湖: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之滨。 (2)临淮浦:即“临淮”,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是淮河的重要入海口。 (3)打两桨:泛指划船。平江路: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4)渡头杨柳:在平江路渡口旁的杨柳树。门前乌桕:在施家门外的乌桕树。 (5)藤阴:指树木遮蔽的阴凉之地。消炎暑:指消暑解热。 (6)绿醑:用美酒作的绿色饮料。 (7)何事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技巧的能力,侧重于诗歌的思想情感和手法赏析。解答时,需要把握全句内容,了解作者有关知识,同时注意理解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如“翠盖”“木末钟”等,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本题要求对《减字木兰花·洪光寺柏径》逐句解释并赏析,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词,词人通过描写洪光寺柏径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第一句:“峰盘十八。”是说山峰环绕着寺庙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 月华清 退谷 - 卧佛山坳,退翁亭角,春风已扫岩磴。 - 指点斜阳,引我马蹄幽兴。 - 见十里、五里青松,映将花、未花红杏。 - 人静。 - 但炊烟树杪,万峰齐暝。 - 载酒闲房深处,纵赤米黄齑,也须酩酊。 - 记得题诗,粉壁依然苔径。 - 更坐起、榻下沉沙,共招寻、水边鸣磬。
【诗句释义】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南乡子·述怀"。 乱石拥山田:形容山势险峻,石头堆积如墙。 行遍凉沙不见泉:走了一整天,却找不到一滴水。 驱马独来林际寺:骑着马来到树林边缘的一座寺庙。 金仙:指佛教中的金身佛,这里泛指佛像。 也倦津梁尽日眠:也感到疲惫,整天都在这里休息。 古柏翠笼烟:古树环绕着烟雾。 新月如弓乍引弦:新月弯弯就像弓弦一样。 霜钟声断续:寒风吹动钟声断断续续地传开。 诸天
诗句释义: 1. 九十风光愁里度。 —— 描述岁月流逝,心情忧愁,仿佛在忧伤中度过春天。 2. 莺声燕影春将暮。 —— 春天即将结束,鸟儿的鸣叫声和燕子的身影映衬出时光的流逝。 3. 玉楼一望柳如烟。 —— 站在高楼之上,看到远处的柳树像烟雾一样朦胧。 4. 门外可怜千里路。 —— 门外的道路漫长而遥远,让人感到悲哀。 5. 梦中何事频频语。 —— 在梦中不断重复着什么话语。 6.
注释: 1. 玉楼春:词牌名。 2. 上巳:古代节日,在三月初三。 3. 卜归期:占卜归期。 4. 薄落:轻飘落下。 5. 兰桨:兰草制作的船桨。 6. 寒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前一天。 7. 百六:指冬至后的第三个甲子日,即冬至后第一个月的第一个日子。 8. 飘红片片依残绿:飘零的红花和残留的绿叶相映成趣。 9. 燕蝶劳劳忙不足:燕子蝴蝶飞舞忙碌,但它们忙于什么呢? 10.
【注释】 玉楼春(唐教坊曲名) 不睡:睡不着。邻妇窗前机杼轧(jia,织布声):邻居妇女在窗前织布的声响。幽梦不成愁夜阔:深夜里不能入睡,因为忧愁而感到心旷神怡、意绪飘渺。黄昏直待早鸦啼:一直等到傍晚乌鸦的叫声。□□□声一百八:指织布的声音,一昼夜可织一百零八匹。更听橐中鼯鼠黠(xiá),敲罢床头还又揠(yà):又听到橐中的小虫叫得非常清脆,然后敲击枕头。晓来添白许多须,对镜看看难尽拔
玉楼春 夜雨有怀兰畹姊 春天来临花朵绽放绚丽多彩。 遥想美人身处万里之遥。 虽然相隔天涯但是都为客居之人。 好梦也未曾空度,总是在梦中与她相见。 双鱼没有寄出雄州的水。 想要整理瑶琴却因为愁绪而搁置一边。 夜里的风吹散了芭蕉叶声。我故意制造寒声以惊扰客人。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 夜雨有怀兰畹姊:夜晚下雨思念兰畹姐姐。 绮(qǐ):华美的彩色丝织物。 遥忆:遥远地回忆。 天涯同是客中身
玉楼春二首 其二 秋来怕看隋堤柳,眉已全低腰欲瘦。 树犹如此我何堪,不觉感怀中岁后。 登临直欲携红袖,山色隔江来坐右。 人生何事滞天涯,零落栖迟一杯酒。 注释与译文 注释 1. 隋堤柳:隋代的堤岸上种植的柳树,常因政治变迁而遭受破坏。 2. 眉已全低:形容女子愁苦到极点,眉毛都低垂了。 3. 腰欲瘦:形容因忧愁或思念而身体消瘦。 4. 树犹如此
《玉楼春·其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闺中女子的愁怀。开头二句点出“愁”字,以下三句写女子对镜自赏,自伤年华易逝,不禁泪下沾湿衣襟;末三句写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独倚绣窗,以酒浇愁。全词写得婉约细腻,清丽自然。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令”、“归朝欢”、“江南好”“菩萨蛮”。 玉楼:高楼。 其一:第一首。 玉颜:美女的容颜。 秋衾:秋季的被子,指代秋天的夜晚。 凉冷:天气寒冷。
注释: 玉楼春 有感 蘼芜绿尽春山杳。 红叶因风寒不扫。 故人原自胜新人,何必相逢怜手爪。 芳颜不信无同好。 一片离心秋草草。 叮咛谁更领深情,只有阶前秦吉了。 译文: 玉楼春 有感 蘼芜已经绿尽,春天的山景已变得遥远。 红叶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没有打扫干净。 老朋友本来就比新人优秀,为什么还要相遇并怜惜彼此的手爪? 芳华容颜不相信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片离愁如同秋天的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楼头脂粉仨轻匀”,意思是在楼上的女子涂着薄薄的妆粉,娇艳欲滴的样子。“仨”是“三”的意思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残霞散尽鱼天锦,卧柳门前萍叶浸。 - 解释:天空中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已逐渐消散,如同一幅锦绣般的云海渐渐淡去。门前的杨柳静静地卧倒,周围的水面上漂浮着萍叶,仿佛被晚霞染色。 - 译文:残阳如血映满天,水边柳垂碧波间,轻萍染霞似花锦。 2. 一梁尘暝燕空妆,露井风多蛩未寝。 - 解释:屋檐下一片尘土昏暗,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为这黄昏时分作最后的妆点
【注释】 玉楼春: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 垆畔烧春夸卓女: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曾作《白头吟》以抒怀。 断续巫山朝暮雨:巫山神女朝暮思之而不得见的悲恨情绪。 遥峰眉样应如故:指眉目像从前一样清秀俊美。 只有琴心难寄与:只能托付琴心表达心意,但难以传达给她。 从前翻恨是相逢:以前曾因相见而生恨,如今相遇却又生恨。 刚道胜常看又去:刚刚认为可以胜过从前,却又被抛弃而去。 【赏析】
【注释】 融谷叔:即刘融,字融谷,宋代文学家、诗人。南雄(今广东南雄):地名;从南雄归:回到家乡。别自都下:离别时从京城回来。会在里门:在家乡相会。历三年矣:已经三年了。垆头:酒垆,指酒店。换酒:买酒。尊前:指酒杯之前。留佩:佩上留有香气。凤城:凤凰城,这里指京城。共赏风雅:一起欣赏文化。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忽然相逢反而像在梦中,令人惆怅的过去游玩的情景全都在眼前,而自己却已衰老消瘦了
【注释】 水调歌头:宋词的一种,以《水调》曲填入歌词而成。多抒写离愁别绪。此词作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作者任吴县教令时。潘次耕:生平不详。吴江: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枫叶:枫树的叶子,秋天变红,常用来代表秋天。这里指吴江秋天的景色。 软帆船:指帆船上装有许多帆布的小船。六幅:指船上的帆有六片。 翠:青绿色。空翠:形容秋色之空灵飘渺。“无恙”,平安无事。“空翠竟长天”:秋色无边
【注释】: 多丽·南池重别孙恺似正惊秋、满树风呜凄恻。卸归帆、系将小艇,慢携池上游屐。计年来、剪灯割韭,共山茨,几度晨夕。蔗杖尊前,藤鞋天外,可堪回首,顿成夙昔。黯然念、帝城分袂,离恨总难述。休重话、梁园弋钓,旧日宾客。 有半折、荷风一面,乍眠柳带千尺。绕红泥、曲阑亭畔,且倒深缸溯流涤。菱熟何时,蒲荒甚处,杜家诗思更谁觅。待君住、庾楼乘月,凭眺弄长笛。应怜我、霜鬓半凋,醉帽檐侧。 译文及赏析:
【注释】 乙卯:宋宁宗庆元二年。除夕:农历年末的最后一天。顿丘:郡名,即今河北清丰一带。杨葵斋:即杨大年,曾任顿丘太守。钱道耕:钱端礼,时任知顿丘县事。 酹江月:一种饮酒时吟咏的词牌。乙卯:指作者生日。除夕:旧历十二月三十日。宿顿丘:住在顿丘(今河南清丰)。杨葵斋署中:在杨葵斋官署里居住。同钱道耕夜话:与钱端礼共同饮酒谈心。 金堤万柳,傍高城斜抹、一竿烟色。(金堤:指黄河之堤。万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一分析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最后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作答即可。“天涯怕见年华度,团圞又逢三五。”“天涯怕见”:指远离家乡的人害怕看到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团圞又逢”:指元宵节又到了。“三五”:即正月十五,元宵节
花发沁园春重过函山书屋 下马金台,征衣未换,便寻柳下离席。小亭东畔,阑槛依然,犹记道南推宅。酒人去矣,怅几度、春风消息。又树树争试春红,丝丝闲弄寒碧。 鞞鼓芦笳畴昔。被邻鸡中宵,催起行色。三年竹径,千里霜桥,总是惊心南北。而今问讯,谁伴我、冷花斜日。算只有燕子空梁,离愁说与知得。 译文: 刚刚离开军营回到家乡,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踏入那熟悉的环境,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般。小亭的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