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柳池塘,娇莺帘幕,晚来霁景收烟。甚离颜花谢,愁绪丝缠。检点鸳鸯绣被,香烬冷、生怕孤眠。凭阑见,别来明月,头上三圆。
中天。夜深飞去,须直到天涯,吹堕伊前。奈天涯消息,依旧茫然。打起沙头宿雁,分付与、一寸红笺。红笺叠,沉吟路遥,雁也难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意象“凤凰”“台”。凤凰在古代传说中是吉祥鸟,代表美好事物;台指楼台亭阁。凤凰台,即凤凰楼,为古代帝王游乐之台,也指代皇帝所住的宫殿。凤凰台是古代帝王游乐之处,这里借指皇帝的宫殿。“蝉柳池塘,娇莺帘幕,晚来霁景收烟。”三句中意象有蝉柳(柳)、池塘、娇莺、帘幕、晴空(晴)。其中蝉柳、池塘、娇莺都是春天景物的象征。“甚离颜花谢,愁绪丝缠。”三句中意象有离颜(离别)、花、丝(思念)。离颜,指离别。离颜花,指春花,这里指春天的鲜花。丝,指思恋之情。“检点鸳鸯绣被,香烬冷,生怕孤眠。”三句中意象有鸳鸯、香烬、孤眠。鸳鸯,双宿双飞的鸟。香烬,指燃烧着的香料,此处指烧得半干的香灰。孤眠,独自睡觉。这几句写诗人夜不成寐,彻夜难眠,怕被香烬熄灭的蜡烛烧坏了鸳鸯被褥,怕独自一人睡觉不安全。“凭阑见,别来明月,头上三圆”。“凭阑”四句中意象有阑干、明月、头上三圆。这三句写诗人凭栏遥望,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天际,又想起自己和妻子分别以来已有三个多月了,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中天”“夜深”四句中意象有中天、夜深、天涯、伊前(你)、须直到天涯、吹堕伊前。这四句写诗人想象自己飞入天空的月亮之中,飞到天边尽头,一直飞落到你的前面,将你吹落下来。“奈天涯消息,依旧茫然。”“奈”字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惆怅。“打起沙头宿雁,分付与、一寸红笺”。“沙头”四句中意象有沙头(大雁栖息的地方)、宿雁、红笺。这四句写诗人看到湖面上的大雁正忙着筑巢,便想用红纸给远方的妻子写信。“红笺叠,沉吟路遥,雁也难传。”“红笺”四句中意象有红笺、路遥、难传。这四句写诗人把信写完后放在信封里,又把信封系在一只小木桩上,让这只小木桩随着大雁飞向远方。最后说“雁也难传”,说明自己的一片真情只能寄托在大雁身上了。“红笺”四句中“雁也难传”一句,既表明了自己的一片心意,又表明了对方的情况。“红笺”二字,暗含“相思”之意。这几句写诗人把书信写好后,又把信封系在一根小木桩上,让这只小木桩随着大雁飞向远方。但因为路途遥远,难以传递自己的情意。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凤凰台上回忆吹箫,那年春天我和娇艳如莺的美人儿一起住进绣帘门里。傍晚时雨过天晴的景色收尽烟雾。如今我离开家乡,离别的人儿已花开花谢。忧愁缠绕着我无法驱散。检点着鸳鸯般的绣被,炉中香灰冷透了,恐怕今夜难以安眠。凭栏远眺,见明月当空照映。头顶上有三颗星星闪烁。

月色正中天空,夜色已经深深降临。月亮一定要飞到天边尽头,才能飞到你身边。奈何天涯的消息仍然渺无踪迹。只好举起沙洲上的宿雁作为信使。用一尺长的红纸条写下我的衷情。红纸条叠好后,沉吟着送信的路途遥远,连大雁都难以将它送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