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
灵鹊小窗报。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浅白更青,残月恁时留照。思他帐底冰绸,问曲屏、试花还好。谁拗。负晨妆、采芳人到。
注释: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
灵鹊小窗报。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浅白更青,残月恁时留照。思他帐底冰绸,问曲屏、试花还好。谁拗。负晨妆、采芳人到。
译文:
翠绿的影子显得清凉疏凉,好像深杯中含着露水一样。野塘边低低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曳。疲倦的马儿都在嘶鸣着,仿佛在催促我赶路。都担心美好的梦境会回来,就像山边的篱笆一样已经开满了花朵。秋日清晨,趁着萝藤上的烟雾刚刚消散,黄莺还在哀哀地鸣叫。
灵鹊在小窗里报喜,窥视着柔软的丝线不肯上去,却又双双飞舞盘旋。颜色从浅白变为青色,月亮在那时候留下了它的光芒。想念她帐里的冰绸,问她曲屏前是否还好好地开着花儿?谁能拗过这晨起梳妆的人,去采采芬芳的花。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全词借咏牵牛花表达相思之情,构思精巧别致,清新自然。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开篇以“翠影”、“浅白”等词语勾勒出一幅清新的画面,接着将画面与“浅白更青”的牵牛花相比拟,既点明了牵牛花的形态特征,又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伏笔。
“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描绘了一幅骏马嘶鸣、行人匆匆的画面,通过“催人”一词,表达了词人对旅途的辛劳和无奈。
“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这句诗表达了词人的思念之情,他将思念之情比作盛开的牵牛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牵牛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美景。
“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这句话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色,通过描绘蟋蟀的叫声和轻风吹散的雾气,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灵鹊小窗报。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这句诗以灵鹊报喜为引子,描绘了牵牛花的娇艳动人,并通过“双双飞绕”这一动作,展现了牵牛花的美丽姿态。
“浅白更青,残月恁时留照。”这句诗以浅白色和青色的牵牛花为画面焦点,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牵牛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思他帐底冰绸,问曲屏、试花还好。”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相思之情比作冰绸,将询问之情比作试花,表达了词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谁拗。负晨妆、采芳人到。”这句话以疑问的语气结束全词,既表达了词人的不舍之情,又增添了几分俏皮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