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撼惊飙,烟凝澹日。病知秋力。倦整芸签,昏眸乱朱碧。孤衾漫展,犹未惯、频年为客。凄寂。寒雨洒窗,觉离人声息。
青楼绮陌。谁验欢痕,筝弦暗尘藉。辽空雁阵去国。几时北。省识远边疏堠,却似古愁重历。怕泪吞深夜,红烛滴残无色。

【注释】惜红衣:本篇为伤春之作。

树撼惊飙(piāo):指风声,也指树摇动的声音,惊飙指狂风。

烟凝澹(dàn)日:形容云气弥漫天空,天色淡白如烟。凝,凝聚;澹,淡;日,太阳。

病知秋力:意谓秋风使人感到疾病。

芸签:芸香草,一名芸草。古人用以治头疾。

昏眸乱朱碧(zhuàn),眼睛昏花,视线模糊。

孤衾漫展:孤寂地展开被子。

频年为客:多年漂泊在外。频,屡次。

离人声息:离别之人的消息。

辽空雁阵去国:辽空,辽阔空旷的高空。去国,指离开自己的国家,即离开京城。

省识:省察、识别。疏堠(hòu),稀疏的土墩和烽火台。

却似古愁重历:(却好像)像古代的忧愁重新经历一样。

怕泪吞深夜,红烛滴残无色:担心在夜深时泪水流干,红烛也烧尽了,没有余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之苦的抒情诗。上半阙写景,下半阙写情,情景交融。全诗语言清丽,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开头三句“树撼惊飙,烟凝澹日。病知秋力。”是说,风吹树叶,使树林发出阵阵响声,云彩浓密,天边渐渐暗淡起来。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含情,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及自己因病不能赏景的遗憾之情。接着四句“倦整芸签,昏眸乱朱碧。孤衾漫展,犹未惯、频年为客。”是说自己虽然努力整理好芸草药枕,但因眼花看不清楚,只好把被子铺开一些以适应夜晚的失眠生活。这几句写自己长期飘泊在外的孤独和劳累。最后六句“凄寂,寒雨洒窗,觉离人声息。青楼绮陌。谁验欢痕,筝弦暗尘藉。辽空雁阵去国。几时北。省识远边疏堠,却似古愁重历。怕泪吞深夜,红烛滴残无色。”是说,窗外凄凉冷雨洒满窗户,我听到远处传来了亲人的脚步声。在这凄清寒冷的夜里,我独眠难睡,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我不禁想起曾经熟悉的那些繁华热闹的地方,如今都变成了一片荒凉。这时一阵大雁飞过,我想起了自己离家出走的情景。这几句是写思亲之情,抒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与词相比显得更为朴实无华,但它所传达的感情却是十分深沉、细腻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深秋时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美学观念——含蓄。这种含蓄不是简单的隐晦不清,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对情感的抒发来表达一种深远的意义和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