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何曾肯辍寒。冰霜厉处节逾坚。秋荼自觉甘如荠,苦笋终教拔作竿。
思罔极,报应难。蓼莪吟罢涕汍澜。要知百度更新后,灵爽归来亦解艳。

【解析】

“鹧鸪天·为黄雨亭题其母柳氏苦命行咏卷”是一首宋词,作者为南宋诗人刘克庄。上片写秋茶和苦笋,下片写蓼莪和灵爽。全词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寓意深远。

【答案】

译文:

上天的意旨从未肯罢休,寒霜厉处节更坚。秋天采来苦味茶觉得像甘甜的荠菜,苦笋终要拔出成为竹竿。思虑无穷无际,报应难以预料。蓼莪吟完涕泪涟灥。要知道万事万物都会更新之后,神灵的精爽归来也会解去妖艳。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或两仄韵;单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三句,两平韵。

苦命行咏卷:指《苦心集》。刘克庄作此词时在福建帅府任掌书记。当时黄雨亭(黄震)之母柳氏因丈夫被贬而流落民间,刘克庄作此词予以题咏,并作诗赋《蓼莪》以赠柳氏。

赏析:

这首咏物词,上片写秋荼苦笋,下片写蓼莪灵爽。

起笔即点明主题:“天意何曾肯辍寒。”意思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不容违背的,寒霜厉厉、冰天雪地,正是为了磨练人的志气和品格,使人们能更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这是从客观环境角度来写天寒地冻,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险阻、勇于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秋荼自觉甘如荠”,这里用“秋荼”比喻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奋斗的人,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仍能自得其乐,甘于奉献,如同荠菜一般甘美。“苦笋终教拔作竿”,则将苦笋比喻为那些历经磨难仍能坚持自我、努力向上的人。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充实和富有意义,他们的存在就像一根根竹子一样坚韧有力。这里的“苦笋”与“秋荼”都是暗喻,通过对比来强调作者对这些人的喜爱和赞扬。

下片“思罔极”,意为思绪纷乱无边无际,无法理清。“报应难”,意为因果报应很难预测。“蓼莪吟完涕汍澜”,意思是蓼莪吟诵完毕,泪水纵横流淌。这里运用了典故,蓼莪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也常用来象征诗歌和音乐之美。“涕汍澜”则是形容眼泪像水波一样汹涌澎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吟诵《蓼莪》这首诗时,内心充满了对柳氏母女艰辛生活的同情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要知百事更新后,灵爽归来亦解艳。”意思是要知道万物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更新,所以神灵的精爽也会随之而来,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里的“灵爽”指的是神灵的精神和气质,“解艳”则表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柳氏母女的祝愿,也希望她们能早日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