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塞宣房。绿文朱字荣光。鲍家抒颂庆灵长。爵台春锁临漳。
海浅榑桑红翻血。杜鹃啼尽花歇。王母云旗飘忽。故宫愁吊明月。

【注释】

  1. 河渎神:祀黄河水神的庙宇。效橘斋集:作者自号,意取于《汉书·郊祀志》“汉武帝立后土祠于汾阴,以礼祠之”,即以“效”为名。
  2. 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天地的活动。塞宣房:指祭祀宣帝、孝文皇帝的庙宇。
  3. 绿文朱字荣光:形容庙宇的装饰华丽。
  4. 鲍家:指东汉时人董仲舒。述颂庆灵长:指颂扬汉宣帝和孝文帝的功德。
  5. 爵台春锁临漳:指祭祀临漳宫的地点在爵台春。
  6. 海浅榑桑红翻血:比喻临漳宫中的桑树被烧得只剩下枝干,像鲜血一样。
  7. 杜鹃啼尽花歇:杜鹃鸟叫个不停,直到花儿凋谢。
  8. 王母云旗飘忽:王母娘娘的彩旗在空中飞舞。
  9. 故宫愁吊明月:指临漳宫的残骸,在月光下让人感到哀愁。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汉代帝王祭祀河渎之神的庙宇进行描写的作品。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庙宇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以“河渎塞宣房”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祭祀河渎之神的庙宇。接着,诗人用“绿文朱字荣光”来形容庙宇的装饰华丽,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这里的“荣光”一词,不仅形容了庙宇的外观,也暗示了其内部的神圣和庄严。
    诗人以“鲍家抒颂庆灵长”作为过渡,引出了对汉宣帝和孝文帝的赞颂。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将汉宣帝和孝文帝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他们的存在就在我们眼前。同时,诗人还通过“爵台春锁临漳”这一细节,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热闹而又庄重的历史画面。
    诗人笔锋一转,以“海浅榑桑红翻血”和“杜鹃啼尽花歇”两句诗,为我们展示了临漳宫中桑树被烧的情景。这里的“红翻血”和“花歇”两个词,都形象地表达了火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诗人以“王母云旗飘忽”作为收尾,既表现了王母娘娘的神秘和威严,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而“故宫愁吊明月”一句,则将诗人的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帝王祭祀河渎之神的庙宇进行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