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凄清风露冷,小窗蛩语纷纭。鸭炉篆影霭残云。夜灯红处,声切更怜人。
篱下砌边吟不断,素娥留照殷勤。晚蝉低唱已宵分。有情无意,相和识其真。
诗句释义:
- 秋意凄清风露冷 - 描述秋天的景色,秋风凛冽,露水清凉。
- 小窗蛩语纷纭 - 蟋蟀在小窗内发出嘈杂的声音。
- 鸭炉篆影霭残云 - 形容炉火上的烟篆缭绕,仿佛笼罩着淡淡的云气。
- 夜灯红处,声切更怜人 - 夜晚灯光映照的地方,声音显得更加亲切和温柔。
- 篱下砌边吟不断 - 在篱笆下和台阶旁不停地吟诵或歌唱。
- 素娥留照殷勤 - 嫦娥(传说中月中的女神)留下明亮的月光,给予人间关怀。
- 晚蝉低唱已宵分 - 傍晚时鸣叫的蝉已经开始唱歌,夜色已经很深了。
- 有情无意,相和识其真 - 虽然有情感却无法传达,只能通过相互呼应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情感。
译文:
秋意凄清,清风带来凉意,小窗内蟋蟀声声,烟雾缭绕如篆文。夜晚的灯火映照之下,声音显得更加温馨。
篱笆下、台阶旁,我不停地吟诗歌唱,直到深夜。月光如洗,明亮而温暖。
夜晚里,蝉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它们的声音虽美却不被察觉。
我与月亮对话,虽无言语却心有灵犀,理解彼此的真情实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深秋夜晚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词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又渴望交流的情感。整首诗以“秋意”为线索,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心灵深处的共鸣,逐步展开,展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内心世界。
第一句“秋意凄清风露冷”,立即勾勒出一幅秋高气爽却又带有一丝凄凉的画面。接着第二句“小窗蛩语纷纭”,将听觉引入到更为具体的昆虫鸣叫中,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第三句“鸭炉篆影霭残云”,则利用炉火和烟雾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第四句“夜灯红处,声切更怜人”,则将焦点转移到了人物的动作上,通过“红处”和“声切”两个词,表现出夜晚中灯光给人带来的温暖和对人的深情关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孤寂和寂寞。
接下来的几行,诗人继续用“篱下砌边吟不断”、“素娥留照殷勤”以及“晚蝉低唱已宵分”等诗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和诗人的感受。尤其是最后一句“有情无意,相和识其真”,更是点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尽管有深厚的情感却无法传达给对方。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孤独和爱情的复杂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