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都愁老。何苦向南朝一带,照他凭吊。采石荒矶闲系艇,有客倚阑而眺。谁看见吴宫花草。楼影千年流不去,缓商量毕竟诗人好。须记取,醉中稿。
狂吟那顾先生笑。为神州骚沉雅坏,特来相告。更问锦袍归水后,清气收还多少。可许我骑鲸三岛。如此江山浑寂寞,但风帆几点和沙鸟。怀古意,怎生了。

【注释】

(1)洪稚存: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字幼舆,号野翁。黄仲则:清代著名诗人和戏曲作家。两人都是太白的崇拜者。

(2)江月:指太白楼前的江景。

(3)南朝:指南朝的都城建康,在今南京市。太白墓在南京城外。

(4)凭吊:凭倚着太白墓凭吊。

(5)荒矶:荒凉的小石矶头。

(6)吴宫:指东晋时吴国的都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7)流不去:指太白楼前江水流淌不息,年年岁岁,永远如此。

(8)须记取:不要忘记。醉中稿:即《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李白在庐山隐居期间所作的一首长诗。

(9)狂吟:指放达不羁的豪放诗风。先生笑:指黄仲则对李白狂吟的嘲笑。

(10)神州:指国家。骚:指《离骚》。沉雅坏:指《离骚》中的高尚典雅的诗歌已遭破坏。

(11)锦袍归水后:用《庄子·外物》中“渔父得锦袍”典故,暗喻李白晚年生活贫苦。

(12)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13)江山浑寂寞:指当时国势衰落,山河寂寥,一片萧条景象。

(14)怀古意: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怎生了:怎能如此!生:语气词,表示反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太白楼为题,借怀古诗的形式抒发了他对晚唐以来国运日衰、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首联“江月都愁老”,总起全诗,写诗人面对江上明月,不禁想起太白楼前江水的流淌,以及太白墓的凭吊。颔联“何苦向南朝一带,照他凭吊”进一步写诗人对李白凭吊行为的感慨。颈联“采石荒矶闲系艇,有客倚阑而眺”写诗人在太白楼下,看到有客人在栏杆边远望,引起自己怀古之情。尾联“谁看见吴宫花草”一句,点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感叹吴宫的繁华不再;“楼影千年流不去”句写出太白楼的永恒。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公元1774年(乾隆四十九年),诗人游历江西庐山,在庐山太白楼上,见到一幅描绘太白楼的画卷,画上有李白当年醉酒作的一首题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长诗,于是写下《贺新凉·太白楼》这首七言古风来赞美这幅画卷。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而又含蓄。诗人通过对太白楼的描写,把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忧思融于其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时代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