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程悄。正湘怨侵弦,吴音随棹。访南朝山色,依然蒋家好。相逢坐说旗亭梦,欲哭翻成笑。几销凝,故国鸦多,天涯鸥少。
重理旧时稿。记蛮雪红衫,燕尘乌帽。此日相如,应是倦游了。伤心词赋终何用,一样供凭吊。缉荷衣,翻恨秋归不早。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词。上片开头三句点出“访蒋”之因,即“探芳信白门访蒋二窗”。蒋二窗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妓名。“湘怨侵弦”,指李煜被废后的幽思哀怨;“吴音随棹”,指李煜亡国之后,随宋军南下,在船上听吴地歌女演唱的歌曲,其曲调凄凉哀婉。“访南朝山色,依然蒋家好。”意思是说,我此次来访,就是来看望这位旧日的知己。这两句既写来意,又写出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下片“相逢坐说旗亭梦”是说与蒋氏重逢后,二人就坐在酒馆里谈起往事。作者回忆起当年与蒋氏相恋时的情景:曾经在旗亭下饮酒赋诗,相互倾诉爱慕之情,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泪下。“几销凝,故国鸦多,天涯鸥少。”“销凝”是形容思念之殷切、愁恨之深重,也是指心中充满怅惘和忧伤。“几销凝,故国鸦多,天涯鸥少。”意思是说:你我虽天各一方,但思念之念仍如长流不息的江水,滔滔不绝;而此时却只见乌鸦满空,不见海鸥飞翔。“重理旧时稿”,意为重读旧时的诗文稿件;“蛮雪红衫”,指李煜当年入宫后穿的红衣,因为南方气候寒冷,所以穿得特别厚重;“燕尘乌帽”指李煜当年头上戴的是黑色的帽子,因为当时燕子飞走,乌鸦出现,所以用黑帽代替燕子帽子。“此日相如,应是倦游了。”“相如”,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自己。“此日相如,应是倦游了。”“相如”,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自己。作者自比司马相如,说自己此次来访,应该是为了消磨时光。“伤心词赋终何用,一样供凭吊。”“伤心”,悲痛;“词赋”,即诗词文章;“凭吊”,指凭吊故人的亡灵。这几句的意思是:伤心地吟咏诗词,究竟有何用处呢?只不过是为凭吊故人的亡灵而已。“缉荷衣,翻恨秋归不早。”“缉荷衣”,缉制荷叶做成的衣服,这里指代作者自己的服饰,作者自比司马相如。“翻恨秋归不早”,意思是说:秋天来了,我却无心欣赏美景。作者以司马相如自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与故国遗民的交往,表达了他对故国山川、故友的眷恋之情。全词语言典雅,意境优美。
【答案】
①“客程悄”“正湘怨”“吴音”:点明作者的来访原因及所处环境。
②“访南朝山色”:点出此行的目的,即访故国遗民。
③“相逢坐说旗亭梦”:回忆昔日与故国遗民的交往情景。“旗亭”为酒楼名。
④“几销凝”“天涯鸥少”“重理旧时稿”:写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以及重读旧时稿件的感伤情绪。
⑤“想相如,应是倦游了”:自比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辞赋家,曾长期担任汉武帝的中大夫,因不得重用而辞官回故乡,最终抑郁而亡。这里借指自己因不得施展才华而感到厌倦。
⑥“伤心词赋终何用”“一样供凭吊”:抒写自己因不能实现政治抱负而产生的悲慨之情。
翻恨秋归不早”:以司马相如自比,抒发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