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平原,搔首处、顿惊客眼。秋阴里、几行榆柳,倒垂沙岸。歇马亭荒征骑少,新嘉驿冷人烟断。夕阳中、隐隐见荒城,哀笳乱。
东山上,浮云散。泗水际,飞鸿唤。但寒萝蔓草,兔狐相伴。黄土埋残帝子骨,西风吹裂行人面。想洪生、兄弟旧经过,愁何限。
【注释】
①兖州:今山东兖州县。②洪茂公:唐初大臣,字茂才,曾官至宰相,封鲁国公。昉思:作者的字。③客眼:指游子的眼光。④几行:指树木的行列。⑤榆柳:榆树和柳树。⑥沙岸:沙土铺成的河岸。⑦歇马亭:驿站名。⑧征骑少:指过往的行人很少。9新嘉驿:驿站名。⑩残帝子骨:指隋炀帝杨广的尸骨。⑪西风:秋风。⑫黄土:指黄河一带的土壤。⑬行人面:指旅途中人的面貌。⑭愁何限:有多少愁烦?⑮浮云散:指飘荡的白云消散无踪。⑯泗水:即济水,发源于山东,流经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入渤海。⑰飞鸿:大雁。⑱寒萝蔓草:形容草木萧条。⑲黄土埋残帝子骨:指隋炀帝的尸骨已被埋葬在泥土里。⑳西风吹裂行人面:指秋风已吹破人的面颊,使人感到冷飕飕的。
【赏析】
此词为宋神宗元豐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作者在兖州道中怀古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抒发对前朝故人的怀念为主,并由此生发出对自己身世的感喟和忧虑,情调悲凉。
上片起首三句写景。“黯淡平原”,点明时间是在秋天,天气阴沉,视线不清,所以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几排榆树和柳树在沙岸边倒垂着。歇马亭是古代供人休息的驿站,此时荒废了,过路的人很少。新嘉驿是另一座驿站,此时冷清得连行人也稀少了。这几句描写了作者当时所见之景,突出了旅途的荒凉寂寞之感。
下片转入抒情。“东山上,浮云散。”东山即泰山。浮云散则表示日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泗水际,飞鸿唤。”泗水即今山东泗水河,此处指黄河下游。黄河两岸,飞鸿相呼,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种美景却无法使游子忘忧,反而更添一层伤感。“但寒萝蔓草,兔狐相伴。”寒萝蔓草,即枯藤老树昏鸦。这四句写眼前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前朝旧地的无限感慨。“黄土埋残帝子骨”,这里用一个典故,说的是隋炀帝杨广死后被葬在黄土之中,而他的子孙后代却都做了亡国的俘虏。“西风吹裂行人面”一句,更是写出了作者的悲痛心情。
最后两句“想洪生,兄弟旧经过,愁何限。”洪生,即洪适。这句说:我想起了你洪适兄弟当年也走过这条路,我们曾经一同经历的许多事情,那无尽的忧愁啊!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对前朝旧友的怀念及自己的身世感喟和忧愁之情,情调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