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名姓依然挂天口。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遗簪蒙注念,惭颜厚。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毕竟聪明竟何有。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鼎湖馀涕泪,青衫透。
【赏析】
《感皇恩·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词作。上片抒发了作者对皇帝的怀念之情,下片则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感皇恩”为词牌名。此调以温庭筠《感皇恩·春日宴》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二叶韵。
这首词是一首怀古词。全词由首句点明题目,以下逐层展开描写了作者的感慨和哀思。
首句“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写自己身为小官,却身居高位,感叹岁月蹉跎。“角巾”指道士之头巾。《太平御览》:“晋张华《博物记》云:汉末方士左慈,常著黄介帻,角巾,自称‘都乡侯’。”此言自己已做了多年的小官,但仍然戴着象征高位的黄介帻,穿着象征平民生活的角巾。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虽身处高位,却仍保持着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实际上却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讽刺。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作者内心痛苦的真实反映。
“名姓依然挂天口”,写虽然自己已经退隐,但皇帝的名字却仍在人们口中传颂。“名姓”一词,既包含了自己的名号,也暗含了皇帝的名讳。这里,作者借“名姓”一词,表达了自己虽然退隐山林,但皇帝的名字仍然在人们的口中流传,自己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思念。这种感情的表达,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留恋。
“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写虽然自己已经远离了朝廷,但皇帝的声音仍然在耳边回荡。这句中的“玉音”一词,既包含了皇帝的声音,也暗含了皇帝的威严。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自己已经远离了朝廷,但皇帝的声音仍然在耳边回荡,这种声音虽然遥远,但却足以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遗簪蒙注念,惭颜厚。”写自己被遗忘的帽子还保留着,皇帝还关心着我。这里的“遗簪”一词,既包含了作者自己的遗落之物,也暗含了皇帝的关切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自己已经远离了朝廷,但皇帝却仍然关心着我,这种关心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足以让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写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可惜已经用完了,而名声却难以与之相匹配。这里的“彩笔”一词,既包含了自己的才华,也暗含了皇帝的期望。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自己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可惜已经用完了,而名声却难以与之相匹配。
“毕竟聪明竟何有?”写自己的聪明才智究竟有什么用处?这句话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追问。
“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写自己年岁已高,身体多病,却未能报答皇上的恩情。这里的“不才”一词,既包含了自己的谦虚,也暗含了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虽然有着出色的才能,但可惜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为国家效力。同时,这句中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报答皇上恩德的遗憾和愧疚。
“鼎湖馀涕泪,青衫透。”写站在南山上眺望远处的风景,眼中充满了悲伤和失望。这里的“鼎湖”一词,既包含了作者的家乡地名,也暗含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站在南山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眼中充满了悲伤和失望。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通过对比自己与历史人物的不同境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