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梦短,问途长。不堪量。更道山多随路转,历炎凉。
云里初放残阳。马蹄破,又早昏黄。路尽更疑无去处,有羊肠。

注释:

愁倚阑前题和金谷遗音韵:忧愁地靠在栏杆边,题诗和金谷园的遗迹。

嫌梦短,问途长。不堪量:觉得梦里太短暂,旅途太长,无法估量。

更道山多随路转,历炎凉:更加觉得山路弯弯曲曲,经历了春夏秋冬。

云里初放残阳:在云雾中初见残阳。

马蹄破,又早昏黄:马蹄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天色已变得昏黄。

路尽更疑无去处,有羊肠:当走到路的尽头时,又怀疑没有地方可以回去,只有蜿蜒曲折如羊肠的小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游历山水之作。诗人以“愁倚阑前题和金谷遗音韵”开篇,表现出一种对自然景色的无限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怨。接着,“嫌梦短,问途长。不堪量。”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路途漫长、时光易逝的无奈感伤。而“更道山多随路转,历炎凉”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既有高山流水之景,也有四季变迁之趣。

接下来的几句“云里初放残阳,马蹄破,又早昏黄”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在这里,“云里初放残阳”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旅途中偶遇的美景,而“马蹄破,又早昏黄”则表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的所见所感。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路尽更疑无去处,有羊肠”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这里,“路尽”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旅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或挑战,而“羊肠”则暗示了道路曲折复杂、难以辨认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和迷茫。

这首游历山水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人生体验,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