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辕下。神骏无人堪并驾。尔不嘶风。我亦苍颜偃蹇中。
千金有限。何况燕台今已远。一曲虞兮。应似乌骓憎老时。
【注释】
①辕下:古代驾车的两匹马。神骏:指骏马。②尔不嘶风:你(指山茶)不吹动春风,使百花开放。③苍颜偃蹇中:形容人衰老,精神萎靡。④虞兮:传说虞姬曾以绝命之舞自刎。⑤乌骓:指项羽的坐骑,又名“乌骓马”。⑥远:遥远。⑦应似:仿佛。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咏山茶、腊梅以抒怀。上阕写山茶、腊梅在春天里竞相开放,互相比美;下阕则写自己对山茶、腊梅的不同态度:既欣赏它们的美丽,又惋惜它们的短暂。
起句“当年辕下”,即昔年辕门之下,用典,指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时。《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于垓下,兵少食尽,于是夜引兵渡河,度河北,皆保壁不敢战。及楚军数却,淮阴侯(范增)大怒,召项伯,责让项王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得一贤将与之共将大计。”项王曰:“汉王亲与诸侯有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遣将攻破秦军,略地而王,非约也。吾闻之,‘成败未决’,乃信其言而背之芒砀山中,欲有所立。今君无臣耳,何敢阻难!”遂亡去。此词所咏之物为山茶与腊梅,故称“当年辕下”;同时亦暗用项羽典故,以喻诗人自己。“神骏无人堪并驾”一句意承上文,谓昔日项羽的神骏无人可与之相匹敌。这一句是说,项羽当年的神骏无人能与之匹敌。“尔不嘶风”两句,写自己的态度。“尔”,指山茶,《晋书》:“王凝之尝植茶树,孤根独干,枝叶扶疏。”《世说新语》载:“桓大司马每取燕见之,辄问:‘汝南何所有?’答曰:‘梁国有茶。’桓曰:‘可饮不?’”可见“尔不嘶风”是指山茶不发出香气来惊动春风,使百花开放。这句是说自己不发出香气来惊动春风。这两句是说,你(指山茶)不吹动春风,使百花开放,我也没有这种豪情啊。“我亦苍颜偃蹇中”两句,写自己的态度。“我”,指腊梅,《太平御览》七五九引《瑞应图》云:“腊月八日花始放。”此言腊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不屈不挠。这句是说,我也像腊梅一样,不畏严寒,傲然独立,不屈不挠。这两句是说,我也像腊梅一样,不畏严寒,傲然独立,不屈不挠。“千金有限”三句,言己志。“千金”,喻青春年华。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士于郑侠。”侠知其女弟有美色,进之。后考烈王死,春申君传位于楚太子,因杀侠灭口。“燕台今已远”,言自己的处境。《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为楚怀王左徒时,议欲伐魏。王曰:‘大夫所好,何不更学些?’对曰:‘今博士不及,卒业不及远。复学不成,无以到今,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词所用典均出于此。此三句是说,燕台已远,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这三句是说,燕台已远,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一曲虞兮”两句,是说自己的态度。“虞姬”,名虞,战国时楚国贵族女子,楚汉争霸时为项羽爱妾。楚汉争霸时,项羽率军至垓下被围,形势危急。虞姬劝项羽突围,项羽不听,虞姬自杀殉情。后人常以此比喻英雄失路、壮志成空。此处是说,项羽的虞姬殉情而死,应如乌骓老马般憎恶自己的一生。这两句是说,项羽的虞姬殉情而死,应如乌骓老马般憎恶自己的一生。
此词咏物寄慨,借咏山茶、腊梅以抒怀。上阕写山茶、腊梅在春天里竞相开放,互相比美;下阕则写自己对山茶、腊梅的不同看法:既欣赏它们的美丽,又惋惜它们的短暂。全词咏物而不咏物,托物寓意而不直接抒情,语言清丽自然,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