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蘼芜春且去。婪尾杯前,挽得春光住。一朵欲簪春似妒。窑瓶寻得安花处。
旧识丰台花可谱。十里风光,不异扬州路。闻道税花花减户。春虽未去春非故。
蝶恋花·黄牡丹
满院蘼芜春且去。婪尾杯前,挽得春光住。一朵欲簪春似妒。窑瓶寻得安花处。
旧识丰台花可谱。十里风光,不异扬州路。闻道税花花减户。春虽未去春非故。
注释:
满院蘼芜春且去:满院子的蘼芜已经春天去了。
婪尾杯前,挽得春光住:在酒宴结束之际,努力挽留春天。
一朵欲簪春似妒:想要插在这朵花上,好像这朵花在嫉妒春光一样。
窑瓶:瓷瓶。
旧识:老朋友。
丰台:地名,这里指丰台的花。
花可谱:可以谱入乐章的花。
税花:指税官收税时,对花卉有所损害。
赏析:
《蝶恋花·黄牡丹》是南宋词人王清惠所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写黄牡丹的盛开与凋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生命力和生命循环规律的赞美。
首句“满院蘼芜春且去”,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满院蘼芜的描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接着,“婪尾杯前,挽得春光住”两句,词人通过饮酒来挽留春天的离去。然而,这种挽留似乎显得徒劳无功,因为春天最终还是离开了。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春天比作美人,试图以美人的娇容来留住春天的离去,但最终仍然无法实现。
接下来的“一朵欲簪春似妒”一句,词人将春天拟人化,形容它嫉妒花朵的开放,试图阻止花朵的生长。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窑瓶寻得安花处”一句,词人想象自己找到了一个适合花朵的地方,即瓷瓶之中。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瓷器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了一个适合花朵生长的容器。这一设想既富有创意,又体现了词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最后两句“旧识丰台花可谱,十里风光,不异扬州路”则进一步展开了词人的想象。他想起了丰台的花,这些花儿曾经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他也想到了扬州的风景,那里的风光与他记忆中的丰台风景相似,仿佛置身于扬州的路上。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美好时光与现在的离别进行对比,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闻道税花花减户”一句,词人得知税官在征收花税时,对花卉有所损害,导致花卉减少。这里的“花减户”既指的是税收的增加导致花卉减少的现象,也隐喻了春天的离去和美好时光的消逝。词人通过这一现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和生命循环规律的感叹和敬畏之情。
“春虽未去春非故”一句则是整首词的总结,表达了尽管春天尚未离去,但它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美好。这里的“春”既是对春天的代称,也是对生命和时间的代称。词人通过对这句话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愁和无奈。
这首词通过对黄牡丹的描绘和对其生长过程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词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