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日华开,薰弦试,炎景将蝉时节。颓垣篱落际,趁朝光堪爱,数丛开彻。艳逼朱榴,阴敷筱箭,行处风兜罗雪。繁华无人赏,甚芳醪酌对,魏公曾说。奈风鹤数惊,令花贫窭,咏歌零缺。
倡倡红似缬。念盈丈、花草传吴越。槛内记、王家图旧,借半归全,好因缘、憾无遗阙。更许阑干能设。卫足叶如蓉阔。未遮得、身轩豁。谁与留半,终是诗肠萦结。至今顿成感咽。
【注释】
正日华开,薰弦试:正值太阳光照耀万物。
炎景将蝉时节:炽热的阳光正是蝉鸣的时候。
颓垣篱落际:残破的院墙、篱笆之间。
趁朝光堪爱,数丛开彻:趁着清晨的阳光正好,数丛花开放得十分茂盛。
艳逼朱榴,阴敷筱箭,行处风兜罗雪:花儿的颜色鲜艳得几乎可以和朱红色的榴花媲美,枝叶茂密,遮天蔽日,行于其间仿佛飘起了风兜罗的花絮。
繁华无人赏:繁华盛开却无人欣赏。
甚芳醪酌对,魏公曾说:这美好的春光应该用美酒来对饮才是上策。魏公曾说。
奈风鹤数惊,令花贫窭,咏歌零缺:可惜的是风吹动鸟鸣鹤叫,使得花儿凋谢,诗人无法吟诵出美妙的诗句。
倡倡红似缬:形容花儿红得如同彩色的丝带一般。
念盈丈、花草传吴越:想那满地的花草,是来自吴越一带。
槛内记、王家图旧:在画槛里面记得有王家的旧物。
借半归全,好因缘、憾无遗阙:希望那些被借走的部分也能完整保留下来。
更许阑干能设:还能允许栏杆设置起来。
卫足叶如蓉阔:像荷叶一样宽阔的叶片。
未遮得、身轩豁:还没有遮蔽住我舒展的心情。
谁与留半,终是诗肠萦结:是谁给我留下了半面,让我的诗情缠绕。
至今顿成感咽:直到现在还让我感到哽咽。
【赏析】
这首词写春天百花盛开,词人感叹无人赏识而发愁。首三句描写春天的景色;“颓垣篱落际”以下写百花盛开;“倡倡红似缬”以下抒发感慨;“奈风鹤数惊”以下写无人赞赏之苦;最后以“谁与留半”,“至今顿成感咽”结束全词。
这是一篇写春天百花盛开,词人感叹无人赏识而发愁的词作。上片写花的美,下片抒怀才不遇之悲,并由此生发出无人赏识的遗憾。
上片写百花盛开的美景。首句“正日华开”,点明时间是大白天。“熏弦试”二句写春日里,人们纷纷出来游玩,观赏着明媚的日光和盛开的百花。“颓垣篱落际”三句描写百花盛开时,到处可见,人们争相前来观赏。“艳逼朱榴,阴敷筱箭,行处风兜罗雪”三句则进一步写百花的艳丽,其色彩鲜艳得几乎可以和朱红色的石榴相媲美,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行于其间仿佛飘起了风兜罗的花絮。此句中“行处”二字用得好,写出了百花之美。末句“繁华无人赏”一句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由写花转而写词人自己。“奈风鹤数惊”一句是说,风声鹤唳,使得这些美丽的花儿凋谢,词人无法吟诵出美妙的诗句,只能叹息。“风鹤数惊”暗指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末句“咏歌零缺”一句则是说,因为战乱频繁,使得花儿凋谢,词人的咏叹也随之中断。“咏歌零缺”既指词人的诗歌被中断,也暗指社会的混乱。“终是诗肠萦结”一句是说,尽管花儿凋谢,但词人的诗情仍然萦绕心头,难以释怀。此句表明词人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心中依然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下片写词人感叹无人赏识而发愁。前两句“倡倡红似缬”一句是写花儿红得如同彩色的丝带一般,美丽动人。接着“念盈丈、花草传吴越”一句是说,满地的花草都是来自吴越一带,它们的美丽让人陶醉。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不能得到人们的欣赏和珍惜。“栏内记、王家图旧”三句是说,在画槛里面还保存着王家的旧物,那些被借走的部分也应该完整保留下来。然而,如今却只剩下空荡荡的画槛,让人感叹不已。末两句“更许阑干能设”一句是说,希望那些栏杆能设置起来,让人们能够看到这些美丽的花草。而“卫足叶如蓉阔”一句则是说,就像荷叶一样宽阔的叶片能够保护这些花草免受风雨的侵袭。然而,这些努力并不能阻止花儿凋谢的命运,反而更加衬托出花儿的美丽和哀愁。
此词上片写百花盛开的美景,下片抒发词人感叹无人赏识而发愁的情感。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细腻的描摹和深情的吟唱,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