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几战逝矣,争如不见正年时。弄笔勤书篆,耽吟解赋诗。
春风生宿草,依旧又离离。今来闻战,讯尔何知。
女冠子·清明
清明节时祭亡儿
柳条上双燕,是儿子遗下的字迹
我仿照韦端己的书法,题写在纸上。
一晃一年又过去了
与其在正年少的时候死去,不如不死去。
我常常用笔写字,勤于篆书
喜欢吟诗赋词,沉醉于诗歌之中。
春风吹过枯草,草木依然长得郁郁青青。
听闻我战死的消息,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岁几战逝矣,争如不见正年时。弄笔勤书篆,耽吟解赋诗。
春风生宿草,依旧又离离。今来闻战,讯尔何知。
女冠子·清明
清明节时祭亡儿
柳条上双燕,是儿子遗下的字迹
我仿照韦端己的书法,题写在纸上。
一晃一年又过去了
与其在正年少的时候死去,不如不死去。
我常常用笔写字,勤于篆书
喜欢吟诗赋词,沉醉于诗歌之中。
春风吹过枯草,草木依然长得郁郁青青。
听闻我战死的消息,不知该如何是好。
齐天乐·鼠,田寅画乞赋,白石韵 作者:苏轼 髯苏谥黠尊边赋。凭伊做成深语。耗尽千门,穷余五技,知否赍粮无处。空肠漫诉。正兵乱年饥,久荒耕杼。坏壁窥镫,有人长夜动愁绪。春朝一犁趁雨过,厨烟草草,偷试舂杵。乍听窗鸡,犹栖幕燕,闇里都难知数。殷勤道与。有书惜佳儿,果珍娇女。莫餍芳甘,恐莲心最苦。 注释:胡须浓密的苏东坡,谥号为“黠尊”,他在边境之地创作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耗尽了自己的才能和精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回波转绿催杯盏 - 注释:指酒席上,人们举杯欢饮,回旋的绿色波光仿佛也在催促饮酒。 - 译文:酒杯中泛起的绿波仿佛在催促我们畅饮,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 - 赏析:此句通过视觉和感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人们在春日里举杯畅饮、欢声笑语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节日的喜悦氛围。 2. 酒簇亭阴暖 - 注释:酒席周围,亭子的阴影被温暖的阳光所包围。 - 译文:酒席周围
扬州慢 为愔仲图松柏独秀斋,因题谱石帚 红意填词,碧沉消睡,几回往事成尘。 絮凉天客语,又暮色栖云。 算惟有幽心未老,旧时词笔,勾梦堪温。 试商量、风月烟霞,描画柴门。 望中秀野,称君家嘉树如人。 甚道士栽桃,词人嫁李,犹自冬春。 送目大荒何处,斜阳去、也入无垠。 剩天边乔木,青青疑殢湘魂。 【注释】 ①松柏:这里指松树和柏树。 ②愔仲:即杨愔,字彦先,晋陵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诗句原文 风尘恧,懊恼写春词。□□□□东郭记,林惭涧愧北山移。马耳任风吹。 注释解释: - 风尘恧:形容风尘中的心情,感到羞愧。 - 懊恼写春词:由于心情不好,所以写下了春天的诗词。 - 东郭记:指《聊斋志异》中的《东郭案记》,讲述东郭先生救助受伤狐狸的故事。 - 林惭涧愧北山移:山林因自己而显得惭愧,溪涧因自己而感到遗憾,北山因此感到悲伤,自己则像马儿一样任凭风吹。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菩萨蛮 刘少泉以花妥墨笔兰花归于我,是刘宽夫先生物,题诗满幅” - “菩萨蛮”是一种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深情。 - “刘少泉”可能是一位文人或画家的昵称。 - “花妥墨笔兰花”可能是指用墨笔绘制的兰花,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 - “归于我”可能意味着这份礼物或作品被赠送者所接受或珍藏。 - “是刘宽夫先生物”说明这份作品或兰花属于刘宽夫先生
扬州慢 与印昆登天宁寺塔,和白石韵 千里寒皋,极天无际,暗红解记春程。 正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 念前度诗痕尚在,涴尘沙碧,谁与屯兵。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 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 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 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 注释: 1. 千里寒皋 - 指辽阔的北方或遥远的地区。 2. 极天无际 - 形容天空广阔,无边无际。 3
【注释】 一枝春:唐人诗中多用“春”字,如张先《一丛花》词:“伤情燕足留春住。”此处借指春天。 陈秋: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别号。秋风:指秋天。 倚石小照:指在石头上端详着自己。倚石,靠在石头上。 名与愁兼:名声和忧愁都相伴随。 甚年时、误入春红偏冷:为什么这些年时误入了春天的红色,却觉得它特别寒冷。 流光恋影,认取鬓眉清迥:时光留恋影子,辨认出鬓发眉毛清秀俊美。 为容最苦,替谁向、镜台妆靓
【解析】 此诗写七夕之夜,诗人在查楼观演《长生殿》时,见到月色红似火,不禁想起当年与所爱离别的情景。全诗以情贯注,层层深入,由远及近,由大至小,将天上的离愁、人间的儿女之忧、天边别绪、宫中私语,以及文章的承载作用,都融为一炉,写出了人间儿女对爱情的忠贞和追求。 鹊桥仙 七夕查楼观演长生殿,归,月赤如血 注释:七夕之夜,诗人在查楼观看演出《长生殿》。回到住所,只见满月像鲜血一样红。 译文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本调有一百零三、一百零六、一百零八等不同格式。此词为一百零八字长调。闻石卿述恨:石卿,即李石卿。据《南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一·良吏》载:“石卿……尝于市上见妇人卖饼,因买以归家。夜梦神人语之曰:‘君欲求富贵,何所不惜?但当常念女人肉,切不可忘。’遂至贫。”又据《太平御览》引作“石卿尝于市中见妇人卖饼,因买以归。后夜梦神曰:‘君欲求富贵,何所不惜?但当常念妇人肉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因《菩萨蛮》词中有“花妥”而得名。此调因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而兴起,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再题花妥兰花幅:又画了一幅兰花图送给郑妥。 白门:古都南京。今南京市有白下门。 郑成双妥:指郑妥。郑妥是当时南京的一个歌妓。 青楼小字:指郑妥的字。 罗素更湘兰:罗素,指罗敷,古代美女的名字。更湘兰,指郑妥。湘兰,即湘妃竹,又名斑竹
这首诗的标题是《鸡苁菌》,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有注释和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报春花妥。碧鸡春影初破。 译文:春意正浓,报春之花盛开。春光明媚,碧鸡(传说中的一种仙鸟)的影子刚刚显现。 注释:“报春花”指早春开放的花朵,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碧鸡”指的是传说中的仙鸟,可能是一种神话中的吉祥物。“初破”表示春天刚刚开始显现。 赏析
《女冠子·其九》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外貌和她的心境,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诗句: 赤城紫府。 - 译文: 她闲坐在仙居中,储放着珍贵的玄玲珑妃子。 - 注释: 赤城,指天边的颜色。紫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居住的环境充满了神秘和高贵。 - 赏析: 此句通过描写女子居住的环境,为下文女子的出场铺垫了背景。 - 诗句:
注释: 《女冠子 其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对女子的思念,下片写自己思念之情。全词以“碧箫”开篇,引出下文,“暗想秦楼双凤”,暗指女子为秦楼女子云英。“几多情”,即有多少情意。“玉锲分芦节”,“金箱贮枣饧”,都是古代女子所喜爱之物,这里用典暗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蕉花含秘阁”,指的是在秘密的地方藏着女子。“松影落层城”,指的是松树的影子落在了高高的城墙之上
【注释】 《女冠子》,唐教坊曲。属双调,四十三字,七句七仄韵。《乐府诗集·琴曲歌辞》有《女冠子》五曲。 平明:清晨。 堪惜:值得惋惜。 玉笄:古代女子用来插在发髻上的簪子,这里代指女子。 初侍:最初侍奉。 小茅君:小茅草。 薄雾笼青鬓(bìnɡ lùn qīn):薄雾笼罩着青丝般的鬓发。薄雾,形容轻淡的雾气。 轻烟曳(yè yè)䌨(zhǎn)裙(qún):轻烟袅娜地拖曳着衣裙。曳,拖拉;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要求考生先对诗句进行解释,然后根据注释翻译,最后分析赏析。答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艺术手法。 【答案】 ①短花长叶:指春天到来,百花齐放。②翠軿相接:用“翠”形容车饰的美丽
金巾姣好。 金质的头巾,打扮得非常漂亮。 长佩玉砂瑶草。 腰间挂着珍贵的玉石和瑶草。 受清虚。 承受着清新高雅的气息。 妆镜歼山鬼,香奁检道书。 梳妆时用镜子除去山上的妖怪,用香奁整理道经书籍。 缃眉遮羽盖。 眉毛如黄色般明亮,遮掩住白色的翅膀。 素手涤仙厨。 白皙的手在洗涤神仙般的厨房。 每当三五夜,望蟾蜍。 每逢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望着月亮里的蟾蜍
注释: 1. 仙房寂寂:仙房,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宫殿,寂寂,寂静。 2. 戏采瑶林珠实:戏采,嬉戏采摘;瑶林,美玉树林;珠实,珍珠般的果实。 3. 是何乡:是什么地方? 4. 红尾梢花犬:红尾巴的梢花狗,形容一种美丽的动物。 5. 青衣覆石羊:青衣,古代对女子的称呼;覆,覆盖;石羊,指石头做的羊形物。 6. 鲛丝裁绶短:鲛人,传说中的人鱼;裁,裁剪;绶,古代系在腰间的丝带;短,短小。 7.
注释: - “女冠子”是词牌名,此词为《女冠子》的第三首。 - “上清仙梦”:梦中在上清仙境。 - “桄到十三春洞”:到了第十三个春天。 - “玉颜红”:形容女子容颜如花,颜色红润。 - “月下随王母”,月下与王母相伴。 - “花前别宁封”,“别”是告别的意思,“宁封”即指唐玄宗。 - “黄衶潜解佩,赤袗缓弛弓”,黄衶(huáng qiān)是古代的一种佩饰,赤袗(chì)是古代的一种红色宽衣
玄都清晓。 坐间碧堂红草。 女仙家。 玉铪量星豆,金◇煮雪花。 驻颜丹作粉,系肘箓垂纱。 浼浼沟头水,尽胡麻。 注释:在清晨的玄都城,坐在碧堂的红草旁,女仙们在这里聚会。她们用玉铪来舀量星豆,用金◇煮着雪花般的美味佳肴。她们用驻颜丹来涂抹面部,用系肘的罗纱来束腰。她们用清澈的沟头水来洗澡,用胡麻油来洗头。 赏析:这首诗是《女冠子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女仙们在玄都城的碧堂里聚会的情景
注释: - 女冠子其一: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 - 上元少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少女们欢庆节日。 - 谁授玉函金筥:谁能把玉盒子和金盒子交给我? - 倚香坛:站在香坛上。 - 画帔藤花浅:红色的绫罗披在身上如藤花般鲜艳。 - 雕钟橘乳寒:雕刻精细的钟声在寒冷中回荡。 - 南宫除牒子:南宫是古代对太子居住的地方。除牒子是皇帝颁布的文书。 - 北斗动幡干:北斗星移动了,旗子也随着移动。 -
【注释】 (1)女冠子:词牌名,又名“贺圣朝”、“惜花春起早”等。 (2)清明题亡儿镦遗墨柳条双燕幅:清明节时,我到墓前题写了亡儿的遗字。 (3)韦端己:即韦庄(836—910),唐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著名文学家之一,亦工书画,尤善词。 (4)四月五日又是:清明时节又到了。 (5)暮春之七绿杨时:暮春时,杨柳发新芽了。 (6)有恨成伤逝,含凄欲语谁
【注释】 冯正中:唐代诗人,字正中。 嫩情天气寒仍在,暗数春程。似阻山城。已近飞花草乍生。 琐窗朱户重重幕,人怯桃笙。缓放初莺。燕子惺忪巢未成。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 上片由景入情,先写寒食节的景色,“寒”是全首的基调,“犹在”二字,把寒食节的气候特征写得淋漓尽致。接着写春天即将来临,而寒食节的天气还像冬天一样。“似阻山城”,以“山城”自比,写出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之情。“已近飞花草乍生
【诗句】 残寒犹滞东皇辔, 花意迁延。人惜囊钱。 冷落青帘酒市仙。 旧欢已坠知难续, 冷节堪怜。蜡烛偷传。 明日箫声又暖天。 【译文】 残寒仍在滞留于东皇的马车上,花开的意向也迟迟不移,人们爱惜自己的钱财。 冷落的酒馆里传来了笙歌的余音,如同神仙一般。 旧日的欢乐已经消逝,知道难以重新续起,寒冷的季节让人感到可怜,蜡烛偷偷传递着温暖。 明天的箫声又会温暖整个天空。 【赏析】
【注释】 连日春寒:指连续的阴雨天气。可数:可以计数。旋暖旋阴: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寒冷。拟作清明雨:仿佛要下一场清明时节的雨。已过清明:已经过了清明时节。晴有絮:晴朗时有柳絮飘飞。花落春先暮:花开时正是春天的末尾。容易肯(qǐng )教春便去:轻易不肯就这样送走春天。珍重余寒:珍惜这最后的温暖。春是天留住:春光是上天故意留着不走的。莫急催花花下鼓:不要急着催促花在鼓上开放(这里用“鼓”代指花朵)
风波谲异真难测。况是鱼龙窟。 楼台柳色绿将成。先拣得春多处听流莺。 人间仕宦倾如海。经过憎迟悔。挟弓怀弹五城儿。正觑雀来螳后捕蝉时。 注释:真是难以预测的波折和变化,更何况这里是鱼龙混杂的场所啊!楼台边上,新绿的柳树即将长成。我特意选择了春天景色最为美丽的地方,聆听着鸟儿清脆的啼鸣声。在这人间的官场里,人们如同汹涌的大海一样,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后感到懊悔。他们像手拿弓箭准备射击的人
虞美人 · 春窗客话,拟南唐后主 逢僧施粥谁甘少。虎瘦防鹰饱。一杯酒过散群雄。更莫看成容易笑谈中。 棋翻胜局谁终负。一著原非错。汴州南去又杭州。只恐好山如画转生愁。 注释:这首诗是清代姚华的作品,以“春窗客话”为题,旨在模仿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僧人施粥的情景以及棋局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种种感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