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綦行有声,落叶满轩砌。
西山对小阁,正露仙人髻。
人情秋多悲,怨此西风厉。
焉知秋易尽,浩浩川东逝。
惊蛇去大壑,短尾谁力掣。
所以蟋蟀诗,达人善为计。
吾师居洛下,公衮一蝉蜕。
少宰人伦鉴,诗律晚尤细。
天香祇树林,二老所流憩。
鸾螭竞轩舞,僧壁银钩丽。
兹辰陪清游,壶觞惬谈艺。
酒酣看余霞,飞鸟入遥睇。
九月晦日陪寿阳祁相国张诗舲少宰何青士侍御于慈仁寺饯秋主人为叶润臣阁读孔绣山舍人分韵得细字
译文:九月初十日,我陪同寿阳的宰相张诗舲、少宰何青士在慈仁寺为秋天的主人饯行。主人是叶润臣,他当时正在书院读书,所以我为他写诗。
履綦行有声,落叶满轩砌。
释义:穿着木屐走路的声音很响亮,满地都是落在地上的树叶。
西山对小阁,正露仙人髻。
释义:西山对着一座小阁楼,正好露出仙人的发髻。
人情秋多悲,怨此西风厉。
焉知秋易尽,浩浩川东逝。
释义:人们的心情因秋天的萧瑟而感到悲伤,不知道秋天容易过去,浩大的河流向东奔流。
惊蛇去大壑,短尾谁力掣。
所以蟋蟀诗,达人善为计。
吾师居洛下,公衮一蝉蜕。
少宰人伦鉴,诗律晚尤细。
天香祇树林,二老所流憩。
鸾螭竞轩舞,僧壁银钩丽。
兹辰陪清游,壶觞惬谈艺。
酒酣看余霞,飞鸟入遥睇。
注释:秋天来了,惊起的蛇逃到了山涧大峡谷中,是谁用力量将它拽住。因此我写下了这首诗。我的老师居住在洛阳,像王公一样过着优裕的生活,晚年就像蝉脱壳那样彻底地摆脱了尘世。少宰(张诗舲)为人公正,善于分辨是非。天香林(位于嵩山),是两位老人休息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欣赏山林美景。鸾和螭(龙的一种,形状似螭)在廊柱上争先恐后地跳舞,僧房的墙壁被银钩画笔描绘得非常美丽。这个日子我们一起游玩赏景,一起饮酒畅谈艺术,酒喝到半醉时观赏夕阳西下的美景,一群鸟儿从远山飞来。赏析:本诗首句“履綦行有声”,即穿木屐走路发出的声响。古人穿鞋走路时,脚踩在鞋底,声音很大;穿木屐走路则声音更为响亮。“履綦”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木屐的特点。次句“落叶满轩砌”,说明作者在与主人饯秋的时候,是在秋天的傍晚。因为秋天的天气比较凉爽,所以树叶会纷纷落下,铺满了庭阶地面。第三句“西山对小阁,正露仙人髻”,“西山”、“小阁”、“仙人髻”,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描写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以“正露仙人髻”来描绘出西山之高峻,以及仙人之飘逸。第四句“人情秋多悲”,表明作者对于秋天的感受。秋天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时节,万物凋零,生机不再,人们往往会感到悲凉。第五句“怨此西风厉”,“厉”是猛烈的意思,作者感叹西风之强烈,使得秋天更加凄凉。最后两句“焉知秋易尽,浩浩川东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豪迈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深喜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