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时节花飞絮,又一点分来宫炬。冶春心事低迷处,豆蔻梢头风雨。
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莺莺燕燕都来诉,无计将伊分付。
【注释】
杏花天 · 清明:词牌名。禁烟时节:指清明时节,即清明节。
又一点分来宫炬:又添上一点烛光在皇宫中。
冶春心事低迷处:冶,美好的意思。冶春,即美好的春天。
豆蔻梢头风雨:用杜甫《绝句漫兴》中的“豆蔻梢头春色浅,画堂人静雨纤纤”之意。
渐移了暖红帘幕:渐渐移开了那红色的帘幕。
又闲了踏青箫鼓:又放下了踏青的箫鼓。
莺莺燕燕都来诉:燕子、黄莺等鸟也都来诉说着什么。
无计将伊分付:不知如何将她托付给他。
【译文】
清明时节,禁烟的时候,花朵凋落如飞絮,又添了一点烛光在皇宫中。美丽的春天心事低落处,豆蔻梢头风雨交加。
渐渐移开那红色的帘幕,又放下了踏青的箫鼓。燕子、黄莺等鸟也都来诉说着什么。不知如何将她托付给他。
【赏析】
此词写清明时节,宫廷中的景象和心情。首句“禁烟时节花飞絮”,点明节令,为全词定下基调。接着写宫中景象:又添了一点烛光在皇宫中;美丽的春天心事低落处,豆蔻梢头风雨交加,烘托出宫中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过片两句写宫中人对自然景物的观感:“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意思是说,渐渐地移开了那红色的帘幕,又放下了踏青的箫鼓。这两句写出宫中人的孤独和寂寞。末两句“莺莺燕燕都来诉,无计将伊分付”是词人感慨之语。莺莺燕燕等小动物都在诉说着春天的美景,但自己却无法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只有把这一切寄托给那些能体会春天的人。这是词人无可奈何的一种情绪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