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酒驱愁,留香款梦,过了烧灯时序。韶光有限,争忍更掺风雨。沉阴作暝,漫赢得、昼长无绪。寒尚悄、慵卷犀帘,怕听画檐鸠语。
长安久羁倦旅。纵春来,未减离情千缕。三秋一日,梦也有凭无据。天长人远,奈鱼雁不将愁去。教省识、瘦比疏梅,折枝寄与。

【注释】

春寄外:春日寄语。

倚酒驱愁,留香款梦,过了烧灯时序。韶光有限,争忍更掺风雨。沉阴作暝,漫赢得、昼长无绪。寒尚悄、慵卷犀帘,怕听画檐鸠语。

倚酒驱愁,留香款梦,过了烧灯时序。韶光有限,争忍更掺风雨。沉阴作暝,漫赢得、昼长无绪。寒尚悄、慵卷犀帘,怕听画檐鸠语。

倚酒驱愁:借酒来驱赶内心的忧愁。

留香款梦:留香以待梦中的相会。

过了烧灯时序:元宵节过后。

韶光有限:美好的时光是有限的。

争忍更掺风雨:怎么忍心让风雨再来搅扰。

沉阴作暝:乌云密布。

漫赢得、昼长无绪:白白地消磨了白天的时间而没有思绪。

寒尚悄、慵卷犀帘,怕听画檐鸠语:天气寒冷,懒洋洋地卷起窗纱,生怕听到屋檐下黄雀的鸣叫声。

长安久羁倦旅:在长安长期滞留,感到十分疲倦。

离情千缕:离别之情像千缕一样。

三秋一日:一年的三分之一时间。

天长人远,奈鱼雁不将愁去:天长日久,人却远离,怎奈书信不能带走我的忧愁?

鱼雁:这里指书信。

瘦比疏梅,折枝寄与:就像梅花那样瘦弱,折一枝送给你。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汴京为客时所写。上片由景及情,写客中之思。开头两句,先点出“倚酒”这个题意。“倚”,是依靠的意思。倚酒,就是靠酒来驱愁遣恨。“留香”,即留香梦,是说饮酒消愁,留连梦境中的欢娱。“过”字说明时间的推移。“烧灯”句即《东京梦华录》中所说:“正月十五夜……京师例有灯会”。此词首句就写到了“烧灯”的时节。这一句是说元宵过后,春意已深。“韶光有限”,承上句而来;“争忍”,犹云怎忍;“更掺”,犹云再遭。“风雨”,既指自然之风雨,又暗喻人事之挫折。这三句是说,美好的年华虽然有限,可又怎能忍受风吹雨打呢!以下五句,进一步写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沉阴作暝”、“漫赢得”二句写天气的变化;“寒尚悄”、“慵卷”二句写天气的寒冷;“怕听”二句写天气严寒,使人懒得卷起窗纱,又怕听到屋檐下黄雀的鸣叫声。“慵”是慵懒的意思。“犀帘”句写自己懒得卷起窗纱,怕听到屋檐下黄雀的鸣叫声,所以只好躲在屋里,把窗户紧闭起来。“怕”即怕的意思。“画檐”句写因天气严寒,不敢外出,只好在屋子里隔着雕花的窗扇听屋檐下黄雀的鸣叫。“寒尚悄”三字是此词的精华所在。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写久羁他乡,怀念亲人的情怀。“长安久羁倦旅”,是说在长安长期滞留,感到十分疲倦。“纵春来”三句是说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能减少离别亲人的痛苦。因为,三秋之后才能见到一年中的白头季节(即重阳节),即使梦见亲人相聚也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天长人远”,是说由于距离遥远,无法使消息传递到亲人那里去。“奈鱼雁不将愁去”,意思是说,纵然有鱼雁之类的信使飞到京城去传书报信,但也只能将我的思念之情带到亲人那里去,而不能将我的离愁别绪带去亲人那里。这几句是全词的总结,也是主旨所在。

结尾三句是说,尽管我这样思念亲人而又身在异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寄希望于梦中相见而已。末句写梦中相见的愿望,用“瘦比疏梅”来比喻自己的相思之苦,用“折枝寄与”来表明自己要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给亲人。

从抒情的角度说,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是为了引出下面的抒情;下片抒情是为了衬托前面的写景。全词写得清丽委婉,曲折含蓄,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